有没有一些大气磅礴的诗词就像将进酒那样奔放( 三 )


第一段写行乐饮酒,也是为了表现李白的豪情壮志 。虽3、4句有些感慨、焦急情绪,人生太短暂了,黑头发很快变成了白头发 。但从整段的情调来看,是积极乐观的 。“人生得志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示的还是豪迈气魄 。感慨是由于时间的流逝,怀才的不遇,在豪迈的气概中又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想法 。
在一、二段之间有四个短句作为过渡:“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直呼朋友的姓名(“岑夫子“,岑勋;“丹邱生”,元丹邱)劝酒,“夫子”“生”是对男性的称呼 。你们请喝酒,不要将杯子停下来 。这几个口语化短句的加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酒逢对手,生逢知己,无怪乎诗人要“与君歌—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了,我给你们唱支曲子,请你们为我好好听着 。以宴席中劝酒为过渡,转到第二段,抒写诗人自己对人生的见解 。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六句就是以歌抒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 。富贵人家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 。“馔玉”,用作动词,吃着像玉那样珍贵的食品 。“玉”字是比喻,像那样敲钟击鼓的豪华生活,像吃着如玉般珍贵食品的最好生活 。指的就是达官显宦贵族之家 。但是诗人以为不足贵、不稀罕,只希望长久沉醉不再醒来 。为什么不醒来?对混浊的社会,达官显宦这些人的作为表示不满,用这种态度对当时社会、权贵表示反对 。诗至此继续写宴乐,但却从狂放转为激愤 。对照“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期待,“但愿长醉不愿醒”反映出李白所特有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只好以酒为解脱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说自古以来的圣贤至今都不为世人所知,只有饮者的名字才能在世间传扬 。为圣为贤都枯槁当年,寂寞后世,有谁来赞赏他们呢?只有饮者倒名传千古 。这两句中讲了长醉的原因,表现出对贤愚不辨的现实的愤闷之情 。说他愿意长醉但并未长醉 。第二段,对权贵蔑视,对圣贤既有蔑视也有同情,圣贤也是并不被人所重视的,然后摆出一个摆脱苦闷的方法,现实社会行不通,那就“长醉不用醒” 。这段是借饮酒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
第三段:“陈王昔时宴平乐”——结尾 。“陈王”,曹植 。他在太和六年(232年)封为陈王 。引陈王旧事说明豪饮的原因 。这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李白在这里用了曹植《名都》篇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这两句意思说,陈王这个饮者的形景不是至今仍在人们心目中么?李白本是有极大从政热情的,诗中这样说显然是备受压抑而进发出来的愤激语,它反映了诗人胸中长期积郁的苦闷 。在似乎是颓唐的语句中包裹着热与愤 。热是由于对实现,抱负始终不渝地有追求,愤是由于终究没有得到一展怀抱的机会 。正是这样,诗人的情绪在这里由狂放转为愤激 。上段诗人先提到古来圣贤,这—段又在这里无数留名饮者当中举出了壮志难酬的曹植为例,一方面写诗人旷达乐观的情志,另—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不平之气 。“主人为何言钱少,径须沽取对君酌” 。“为何”,疑问句,即“何为”,为什么 。主人为什么说钱少呢?“径”,通假字,一直,直接 。“径须”,只管,就可以这样做 。“沽”,买 。“沽取”,买酒 。说我为宴会的主人,怎么说钱不够呢?只言去打酒来,与你们同饮 。这里既照应“千金散尽”一句,又引起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马的毛皮着有花纹的,表名贵马 。孔子曾问子路你有什么志向?子路说愿白马衣轻裘 。“马”“裘”古代作为生活比较高的一种表现 。“裘”,皮衣 。“千金裘”,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袄 。“将”,拿 。“将出”是拿出去 。这四句说,五花宝马,千金贵裘,只管拿去换酒,与君纵饮销愁 。说“万古愁”是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整个古今志士不遇的愁烦,都要用酒销掉 。经过愤激的浪峰,诗人的狂放也达于顶点,裘马换酒的豪举把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狂放纵酒是为销愁,狂放的程度恰恰表现了愁苦的深度 。他那旷达乐观和狂放不羁的性格跃然纸上 。与“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思想吻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充满信心又超脱世俗的诗人自我形象 。
全诗结束在一个“愁”字上 。愁字中凝聚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惊惧,对人生坎坷的慨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世俗、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憎恶 。这一切都一股脑地倾泻在知己面前,感情悲愤而又豪放,并有丰富深厚的社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