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掐指一算 , 果壳至少有八位编辑接触过人死后的躯体 。
三位医学编辑不用说了 , 都曾在医学院手拿柳叶刀划开大体老师的皮肤 。学考古的编辑曾经在现场闻过刚开棺的骸骨散发出的浓烈气味 。还有四位编辑最近去到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接触了人体塑化标本 。
人体塑化标本 , 是尸体经过一系列特殊技术处理而形成的标本 。外形栩栩如生 , 内部结构保存良好 。但凡涉及到对人体的利用 , 伦理争议在所难免 。模糊了真与假、生与死、人与物、自我与他者界限的人体塑化标本更是如此 。争议背后有对人类尊严的维护 , 还有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
真假互藏
上到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三层 , 映入眼帘的是一“对”手拉手的标本 。一边是人体骨架 , 一边是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人体塑化标本 。
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右边为塑化标本 | 生命奥秘博物馆官网
乍看上去 , 人体塑化标本像是剥了皮后的人体 , 肌肉纹理清晰可见 。生命奥秘博物馆的创始人、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授隋鸿锦告诉果壳 , 没有精确地计算过做成标本以后人体会保留多少 , 没有保留的部分主要是皮肤、脂肪等 。不过 , “如果说是不是他本人的 , 基本95%以上都是他本人的” 。
生物塑化技术1978年由德国人哈根斯发明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技术使尸体组织内的液体通过一个特殊的真空过程被活性塑料如硅橡胶、环氧树脂或聚合树脂等置换出来 , 但人体细胞及人体的本来面貌即使在显微镜下观察都仍旧保持其处理前的状态 。具体点说 , 先用福尔马林给尸体防腐 , 然后解剖 , 解剖完脱水、脱脂 , 在真空条件下浸入液态塑化剂置换一个月左右 , 最后让塑化剂固化 , 调整修复造型 。1992年 , 隋鸿锦教授第一次见到塑化技术 , 1995年将技术引入国内 , 此后一直在此领域耕耘 。
参观过博物馆的果壳编辑都认为 , 标本不会让人联想到“尸体”或者“遗体” , 或者其它称呼死者躯体的词汇 , 给人的感觉甚至有点像果壳办公室公共区域的“骨哥”(仿真人体骨架) 。从这个不正经的名字就能看出大家对“骨哥”的态度——没有把它当成真的 。
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时髦的“骨哥” | 自摄
看上去像假的 , 摸上去也像假的 。
果壳的编辑Judy摸了摸人体塑化标本(经馆方允许) , 硬塑料的手感 。她一面觉得“什么嘛 , 原来是硬的” , 一面又有些庆幸“还好不是软的” 。
或许正是因为参观者可能误会 , 在参观的过程中 , 从一层的海洋动物标本、二层的脊椎动物标本 , 再到三层的人体标本 , 讲解员多次重复的一句话是“我们这儿都是真的” 。
是真的 , 但像假的 。真假互藏 , 两者缺一不可 。标本由真实的人体制作而成 , 无疑是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如果展出的是纯粹由塑料制成的、或者利用3D打印生成的人体模型 , 其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给人的观感像假的 , 则让参观者更容易接受 。百思特网这迎合了大多数人的矛盾心理:渴望了解生命 , 却又畏惧生命的终极形态——死亡 。
生死同根
在展厅里 , 几乎感受不到死亡的气息 。十几件完整的人体塑化标本有的在“打篮球” , 有的在“跳芭蕾” 。和尸体不同 , 人体塑化标本不会流血、没有异味 , 更不会腐烂 。和泡在福尔马林里面目全非的标本不同 , 人体塑化标本有着活人的体态 , 甚至比活人更“美”——身姿或矫健或舒展、体型匀称、毫无赘肉 。
隋鸿锦认为 , 之前各式各样的传统人体标本展览并不成功 , 除了气味环境不友好之外 , 一个重要原因是 , 标本时时刻刻都“躺”在那儿 , 提醒大家这是一具尸体 。
而人体塑化标本 , 不但摆出各种活人的体态 , 还像活人一样“睁着”眼睛 。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忽略死亡 , 更专注于科学知识 。隋鸿锦介绍说:“接收到的尸体各式各样 , 在制作过程中 , 我们会尽可能让标本美一些、动感强一些 。如果生前身材不那么完美 , 比方说年纪大了 , 我们会利用技术进行调整让标本看起来更年轻一些 。美本身就是一种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