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二 )


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生命奥秘博物馆丨百度百科
单从这个层面讲 , 标本的制作者有些类似雕塑家 , 只不过使用的工具是化学试剂 , 原材料是尸体 。和制作雕塑一样 , 人体标本的动作、姿态、表情、眼神都需要提前设计 。“雕刻”出一件人体标本 , 需要十个月左右 。标本的“保质期”也不亚于雕塑 , 隋鸿锦表示 , 塑化标本保存上千年没有问题 , “我们早期制作的标本现在都接近20年了 , 几乎和新的一模一样 , 没有任何变化 。”
斯人已逝 , 肉体永存 。人类千百年来所梦寐以求的肉体的永生 , 如今似乎实现了 。
只是“似乎” , 因为隋鸿锦提到 , 总有参观者为了证明标本是真的 , 趁工作人员不注意 , 用力抠标本 , 直到抠下来一块为止 。不过好在标本可以修补 。修补的材料自然不是来自原来的人体 。倘若标本来自人体的成分越来越少 , 无机物越来越多 , 经典的哲学问题就出现了:修补替换到什么程度时 , 标本不能再被称为人体标本?如果只有一根骨头是真的 , 还算是人体标本吗?
是物非物
总有些瞬间会打破人体塑化标本所蕴含的真与假、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 。
将藏在肌肤之下的内脏曝露于外 , 是生物塑化标本区别于传统标本的优势之一 。塑化标本不但可以保存标本的外形 , 还可展示生物标本的内部结构 。同时 , 不像在传统博物馆展品都套在保护罩里 , 在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 , 生物标本完全暴露给参观者 。参观者可以停下脚步 , 仔仔细细观察标本的内部结构 。
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人体的内部结构也得以展示丨新华网
Judy就曾近距离盯着一副人体标本的肚子研究了半天 。看得兴致勃勃 , 一抬头 , 她和标本来了个对视(标本的眼睛是义眼) , 差点吓得跳起来 , “当时就觉得ta是个活人” 。
ta , 你认为该用“它”还是“他”?
用“它” , 意味着人体标本是没有生命的物品 。标本没有生命 , 但被做成标本的人体曾经有过生命 。果壳的三位医学编辑都认为 , 比照大体老师 , 对于曾经有过生命的躯体 , 绝对不能用“它” 。用“他” , 似乎更合适 。
但是 , 细想起来 , 还有可以探讨的空间 。“当时就觉得他是个活人” ,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 Judy在之前的参观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想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 。隋鸿锦说:“作为老师 , 看标本、制作标本的时候 , 我们始终要提醒学生 , 不要忘了他是曾经有生命的人 , 要对他有足够的尊重 。但是在看展览的时候 , 更多地要以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标本 , ‘它’只是一个客观的标本来告诉我们人体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 , 可以让观众忘记他是曾经有过生命的人 , 甚至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艺术品一样去观看 。这样的话观众可以看得更细 , 没有了害怕的心理 , 才能达到科普的效果 。”
人体塑化|人体塑化标本——“活着”的尸体?



被摆成舞蹈姿势的人体塑化标本丨百度百科
在一篇2011年发表的论文中 , 隋鸿锦提到 , 遗体和人体标本是不同的 。制作人体标本的过程 , 也是将遗体进行匿名化、去社会属性化的过程 。遗体渐渐被剥离掉姓名、性别、民族、职业、人与人关系……之后留下的 , 才是具有科普教学价值的人体标本 。
然而 , 当把“他”当成“它” , 伦理问题就产生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曾在欧洲的博物馆摸过经过生物塑化技术处理过的一只肾和一只肝 , 她写道:“(塑化标本)摸起来像是硬橡胶做的玩具 , 你扔给狗、让它叼回来的小皮球就是这种质感” 。
人体器官成了狗叼着的东西 , 这一比喻带来的不适感显而易见 。如果不把标本当成曾经有过生命的人 , 会不会意味着丧失了对生命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