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或者散文赏析( 三 )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 。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 。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 。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 。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
喜迁莺 (宋·黄裳)
(1)梅霖:梅雨 。这三句意谓,梅雨刚刚停歇,正是深红色的石榴花争开的时节 。写时令之美 。
(2)角黍:粽子,因以芦叶裹成角状,故名 。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香蒲:草名,可供食用 。金玉:极言其精致、珍贵 。玳筵:以玳瑁装饰坐具的宴席 。这几句写宴会之盛 。
(3)斗巧:比赛技巧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玉腕:雪白的手腕,指代女子 。彩丝双结:把彩丝连结在手腕上 。《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两句意谓青年男女用五彩丝缠了手臂在一起斗草游戏 。
(4)舣彩舫:把彩船停靠在岸边,舣船拢岸 。两两:一双双,一对对 。
(5)喧雷:喧响声如雷 。方彻:才完结 。
(6)高揭:高高掀起,指日暮仍有人观竞渡 。
(7)钩:形容新月如钩 。
此词上片先写端午自然风光,接着铺述种种风俗:尝角黍、品香蒲、戏斗草、结彩丝,而竞龙舟是其中最盛大的习俗 。全词有点有面,有叙有议,声与色齐作,景与情交融 。音节浏亮,造语清圆,色泽艳丽,感情欢快,仿佛一幅太平治世的端午风俗画 。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年代】:宋
【作者】: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内容】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
写得家书空满纸 。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涯真老矣 。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
【鉴赏】:
陆升之,字仲高,山阴人,与陆游同曾祖,比陆游大十二岁,有“词翰俱妙”的才名,和陆游感情好 。
陆游十六岁时赴临安应试,他正好与陆游同行 。绍兴二十年(1150),陆升之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升之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 。据韦居安《梅磵诗话》记载,陆游有《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以讽之,诗云:“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晚,姑记乞身归 。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指责他的行为有背于道义,要取得功名富贵,就不应不择手段,以致为舆论所非议,因此陆游劝他及早抽身 。仲高见到陆游的诗就很不高兴 。其后陆游入朝,仲高亦照抄此诗送行,只改”兄“字为”弟“字 。两人的思想分岐,是因对秦桧态度不同而起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其党羽遭受贬逐,仲高因此也远徙雷州达七年 。孝宗隆兴元年(1163),陆游罢枢密院编修官,还家待缺,而仲高自已雷州贬归山阴 。
是时两人相遇,对床夜话 。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改变,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已消除 。陆游应仲高之请作《复斋记》,历述其生平出处本末,提到擢升大宗正丞那一段,说在他人可以称得上是个美差,仲高升,任此职却是不幸 。在大节上,陆游仍不苟且,但口气却委婉多了;还称道仲高经此波折,能“落其浮华,以返本根”,要向仲高学习 。陆游入蜀后,乾道八年在阆中曾收到仲高写给他的信,有诗记其事 。据《山阴陆氏族谱》,仲高死于淳熙元年(1174)六月,次年春陆游在成都始得讯,遂作《闻仲高从兄讣》诗 。
这一首《寄仲高》的词,当是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递久别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无须再说了 。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 。“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 。“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 。“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 。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