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读书主题|名言、方法、和关于中秋来历、古诗( 七 )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 。目前在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任教 。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 。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
“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 。”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 。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
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
余光中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 。“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 。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 。”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
《乡愁》是台湾同胞、更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思乡曲,随后,台湾歌手杨弦将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8首诗谱曲传唱,并为大陆同胞所喜爱 。余光中说:“给《乡愁四韵》和《乡愁》谱曲的音乐家不下半打,80多岁的王洛宾谱曲后曾自己边舞边唱,十分感人 。诗比人先回乡,该是诗人最大的安慰 。”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1992年,余光中43年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谈到这次对北京的访问,余光中说:“我的乡愁从此由浪漫阶段进入现实时期 。我大陆之行的心情相当复杂,恍若梦中,我在北京登长城、游故宫,被两岸同胞的亲情所感染,写了不少诗作,尽情抒解怀乡之愁,因为原来并未到过北京,所以首次回大陆,乡愁并没有一种很对应的感觉和体验 。”
自此以后,余光中往返大陆七八次,他回到了福建家乡,到了南京、湖南等地,在南京寻访金陵大学故地,在武汉遍闻满山丹桂,探亲访友,与大陆学子对谈,对大陆自然多了一层感知和了解 。
他说:“初到大陆,所见所闻,令我兴奋不已 。但我也看到洞庭湖变小了,苏州的小桥流水被污染了,这些让我也产生些许失望 。但此后去大陆多次,那里的变化之快让我惊异和兴奋 。”在四川,作家流沙河赠他一把折扇,问他是否乐不思蜀,他挥毫题字:思蜀而不乐 。翰墨间仍飘出了淡淡的乡愁 。
他说:“玄武湖,紫金山都变了,但大学原来的校舍我还能认得出来 。我接触了许多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都不错 。尤其是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心一意搞建设,魄力很大,又很踏实 。”
余光中说,在大陆的游历也使他越来越发现,他的乡愁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 。“我后来在台湾写了很多诗,一会儿写李广、王昭君,一会儿写屈原、李白,一会儿写荆轲刺秦、夸父逐日 。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都是我深厚‘中国情结’的表现 。”
他说:“我在大陆大学演讲时朗诵我的诗《民歌》,‘传说北方有的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在场的学生和我一同应和,慷慨激昂,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感情 。”
抗战时期,余光中随母亲逃出南京,日军在后面追赶,他们幸得脱险,后来辗转越南到了重庆 。日军大肆轰炸重庆时,上千同胞受难,余光中幸好躲在重庆郊区 。谈起这些浩劫,余光中说:“这些都激发起我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那时候,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豪情,只要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都会不禁泪流满面 。前几年在东北访问时,青年时的歌谣仍萦绕着我 。于是写下了‘关外的长风吹着海外的白发,飘飘,像路边千里的白杨’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