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背后的故事( 三 )


…..三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
时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 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
元佑八年 , 苏轼被贬惠州 。
惠州温都监有女名超超 , 年十六岁 , 非常仰慕苏轼 , 别人提亲都不愿意 , 说只愿嫁苏学士那样的人 。
苏轼去惠州后 , 她每天晚上都去苏轼窗前听他读书赋词 。
苏轼在惠州的这段时间里 , 两人情投意合 。
三年后 , 苏轼再次因事被贬海南 。
临行前 , 他想到自己此生可能都无法再回惠州 , 所以和温都监商量 , 欲安排超超嫁给自己的好友王公子 , 但超超坚决不同意 。
苏轼走后 , 超超茶饭不思 , 很快郁郁而亡 。
家人照她的遗愿 , 将她葬在白鹤峰下的一个沙丘旁 , 坟头朝向海南的方向 。
几年后 , 苏轼得到赦令 , 第一时间立刻奔往惠州 , 却得到超超已死的消息 。
四公子王孙逐后尘 , 绿珠垂泪滴罗巾 。
侯门一入深似海 , 从此萧郎是路人 。
元和年间 , 崔郊因家贫寄居在姑母家 。
姑母家中有一使女容貌绝美 , 精通音律 。
一段时间后 , 崔郊和使女相爱了 。
然而姑母由于家境原因 , 将使女卖给了一位当地的长官 。
长官很喜欢这个使女 , 给了四十万钱 。
崔郊对她一直念念不忘 , 经常在长官的府门附近徘徊 。
寒食节时 , 使女外出 , 昔日的恋人终于相见 。
两人相对哭泣 , 临别时崔郊写下《赠婢》一诗 。
还有很多 , 受字数限制 , 供参考 。
有没有古诗背后的故事?
1、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古诗的故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酬答乐天“频梦”之作 。
当时元稹贬通州司马 , 白居易谪江州司马 , 一南一北 , 相隔数千里之遥 。
加之“山水万重” , 音信不通 , 只有梦中相见 。
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 , 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 , 通川湓水断相闻 。
不知忆我因何事 , 昨夜三更梦见君 。
元稹收到白居易这首诉说衷肠的诗篇的时候 , 正在病中 。
由于生病 , 精神就颠倒了 。
经常想念的好友不曾出现于梦中 。
而一向没有想到过的“闲人”却屡次在梦中出现 , 这就更使自己感到离群索居的悲痛了 。
以梦中相见代替实际相见 , 已令人感到惆怅 , 何况梦中也不曾相见 。
写入梦以见相思之切 , 人之所同;写不入梦而仍见相思之切 , 则是己之所独 。
这是此诗别开生面之处 。
2、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古诗的故事 诗人崔护 , 资质甚美 , 清明独游长安南庄 , 至一村户 , 见花木丛萃 , 寂无人声 。
因渴极 , 叩门求浆 。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 , 捧杯水让坐 。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 , 姿态楚楚动人 。
凝睇相对 , 似有无限深情 。
崔护以言挑之 , 不应 。
彼此注目久之 。
崔辞行 , 女子送至门 , 如不胜情而入 。
次年清明 , 崔护追忆此事 。
情不可邂 , 又往探访 , 唯见门院如故 , 扁锁无人 。
惆怅之余 , 乃题诗于门扉 。
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 , 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 。
以笑映悲 , 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
这首诗看起来更像是一见钟情之作 , 有缘千里来相会 , 道尽了人间多少有缘人的心境? 3、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古诗的故事 北宋崇宁二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
祸不单行 , 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 , 接着 , 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
诸多不幸 , 让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
直到遇见了年轻貌美的奇女子杨姝 。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
早年 , 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 。
杨姝只有十三岁 , 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 , 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 , 《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 , 最后投河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