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全文翻译( 五 )


女主人公在回忆初恋情景时没有否认这一点,这在下文也可以进一步证明 。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在相送的路上,女子应允了“氓”的求婚,并且约定了婚期 。
从她宽慰男子的话语中,可以推知“氓”曾急切地要求立即成婚,以至一度愠怒,而女子轻信了他的“热情”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诗句所表现的处在热恋中的女子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女主人公每每痴情地登上围墙,伫立远望,她焦灼不安地盼望着与男子见面,等待着婚期的到来 。
此处的“复关”,犹言重关(用王先谦说,见《诗三家义集疏》),当指“氓”所居住的地方,这里诗句以地名代指人 。
“氓”终于来了,女子欢天喜地地迎接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既然卜龟算卦都是吉兆,女子就带着她的财物,坐上男子的车和他一起去了 。
朱熹称此两章:“赋也”,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
诗人是采用了直接铺陈的叙事手法,而同时我们又在女主人公的叙说中明显地感到她深深的懊悔之情,她懊悔自己的沉溺于爱情,懊悔婚事的简单而仓促 。
第三、四章转为抒情,她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网 。
她在婚后不幸的境遇中,痛切地感到男女在爱情生活上的不平等,她向广大的姐妹们发出呼喊,告诫她们千万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第四章首句仍以桑树作比,“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婚后多年的生活是贫困的,但女子并未因贫穷而有丝毫动摇和改变,对于男子的“贰其行”,她禁不住大声斥责:“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句中的“三岁”,泛指多年,并非实数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历来有两种解释:《毛诗正义》据郑笺释为“言己虽知汝贫,犹尚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己专心于汝”;另一说认为此指女子被休弃后渡淇水而归的情形 。
根据前后诗句语气的连贯,我们以为用第一说较为妥当,女子自诉婚后的贫苦生活,想到当初毅然渡淇水而来,至今自己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男子的事,而他却三心二意,因此好不怨恨 。
至于女子是否已被休弃归家,这只能是推测 。
三、四两章中,无论是女主人公从切身的沉痛教训中发出的带有哲理的慨叹,还是她对丈夫的怨恨和斥责,都充分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处的卑下地位和普遍遭受到的不平等境遇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第五章开头四句简要地概括了她多年来的劳苦生活,她任劳任怨地承受着家庭给予她的重担 。
可是丈夫不但不体谅她,反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成家立业、占有女人的目的都达到了,他就开始粗暴地虐待她 。
回娘家只有遭到弟兄们的嘲笑 。
女子“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最后一章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许多注本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一句推想这女子未成年时即与“氓”相识,但这毕竟是猜测 。
这几句我们认为亦可这样意译:“淇水有岸,隰也有畔,小孩子在一起玩,说说笑笑自然谁也不计较,堂堂男子发誓赌咒,想不到竟说了不算!他那些背信弃义的事我再也不想了,就这样算了吧!”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
一个是卑鄙的男子“氓”的形象 。
虽然这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个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的坏家伙 。
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女人对他来说是劳动力和满足私欲的工具,一旦骗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 。
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
全文及翻译,主题思想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 。
曰归曰归3,岁亦莫止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