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昆曲的诗词( 七 )


华清和号雪海,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 。
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 。
他四岁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
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饱尝人间的苦难 。
阿炳的器乐演奏深为群众欢迎,其超群技艺,早在十八岁时就已被当地的道教音乐界看好 。
他曾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能超脱狭隘的师承和模仿,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各种器乐曲 。
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流传于世 。
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殿堂中的瑰宝 。
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乐曲曾被录音,并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将其记录整理,编成《阿炳曲集》(音乐出版社1956年出版) 。
雷振邦雷振邦 (1916--1997)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能够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协会付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1916年5月,雷振邦出生于北京,满族人 。
由于家庭生活比较优裕的,使他很小就接触到京戏 。
七八岁时,便能哼唱京剧小段,还能用胡琴拉京戏以及一些歌曲 。
1928年9月,雷振邦来到沈阳奉天公立学校读小学,后入南满中学 。
在音乐老师的熏陶下,雷振邦学会吹得一口动听的口琴,加入学校口琴队,并成为该队的指挥 。
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并指挥演出 。
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学 。
在东京,他进了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系预科 。
不到半年的时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预科专业,校长允许他跳级,转年便成为作曲系本科学生 。
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国,先后在北平女子中学和惠中女子中学做音乐教员 。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在课余组织起一个五十多人的业余交响乐团 。
雷振邦曾把中国古曲《悲歌》改编成管弦乐的曲子,供业余交响乐团演出,这是公开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 。
1949年6月雷振邦来到中国电影乐团从事专业作曲,,从此踏入影坛 。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作曲,此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30多年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一百余首 。
他坚持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创作了大量的形象鲜明,优美抒情,具有强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发着扑鼻的生活芬芳的音乐作品,形成他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
如他为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景颇姑娘》、《芦笙恋歌》等谱写的乐曲,都具有上述音乐特点 。
1960年在第二届百花奖中,他为影片《刘三姐》的谱曲,荣获最佳音乐奖 。
以后他为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和《小字辈》谱写的乐曲,也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一、二届“小百花奖”中获最佳作曲奖 。
几十年来,雷振邦创作的故事影片音乐主要有:《董存瑞》、《马兰花开》、《芦笙恋歌》、《花好月圆》、《五朵金花》、《金玉姬》、《达吉和他的父亲》、《刘三姐》、《万木春》、《...
戏曲大舞台,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作文
戏曲与人生 俗话说得好:"人有爱好,百事不烦 。
"人的一生谁没有几项业余爱好呢?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吟诗颂词,有的喜欢体育竞技,而对我来说,读书与听戏是我的最爱 。
从小到大,书本和戏曲就始终伴我成长至今 。
读书养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倒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说起爱听戏,就令人有些费解了,因为祖上既不是优伶戏子,出身也非什么梨园世家,自己怎么回喜欢上那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戏曲呢?这也许就是天生的一份情缘吧 。
记得小时侯,家乡那个小镇有个规模不大的电影院,经常上映电影,对于当时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我们来说,每逢放一场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兴奋 。
邀上两三个小伙伴,只需花上五分钱,便可进得场来,占上一个靠前排的好座位,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包五香瓜子,或是妈妈事先给烤熟的一捧香喷喷的玉米粒,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上的一举一动、一花一树 。
小伙伴们大都喜欢看《红孩子》、《小兵张嘎》、《小花》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儿童片或武打片,而我呢?却独独偏爱那唱腔优雅、风韵独具的戏曲影片,什么《卷席筒》啦,《铁弓缘》啦,《花为媒》啦,《窦娥冤》啦…… 小伙伴多受不了那缓慢咿呀的唱腔,而我则看得如痴如醉,有时还难免为剧中人物悲惨的遭遇而撒上一掬同情的眼泪呢!偶尔赶上省京剧团到我们小镇来演几场戏,我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