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词背景历史( 八 )


词起源于民间 , 盛唐以后 , 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 。
五代时 , 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 。
到宋代 , 词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 , 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 。
宋代艺术家在词中“言诗之所不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 , 表达其“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情绪(陈子龙语 , 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上) , 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 。
宋代的词 , 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 , 出现了一批大诗人 , 如苏轼等 。
南宋后期 , 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 。
同时 , 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 , 带来了“壮伟狠戾”(徐渭《南词叙录》)的粗犷的格调 , 引起了人们的新的兴趣 。
这种“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 , 配入通俗化的语言 , 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
散曲和传统诗歌的显著区别 , 就在于它大量地吸收民间的方言俚语 。
散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的色彩 , 大量的散曲作品还具有以往诗歌中所少见的诙谐和幽默 , 这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
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的发展 , 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 。
当宋词、元曲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 , 传统的诗歌仍创作有大量作品 。
宋、元、明、清的诗 , 其数量十分巨大 , 并有自身的特色 , 但从总的成就上说 , 没有超过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