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词背景历史( 六 )


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 有“致君尧瞬”的抱负 , 一生却穷愁潦倒 , 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 。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 半个中国沦为丘墟 。
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 , 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 。
C、中唐时期 唐代中期 , 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 。
韩愈、孟郊、李贺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 , 常常打破律体约束 , 以散文句式入诗 。
这时的另一个诗派 , 以白居易、元稹为主 。
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 , 应有益于政教之用 。
在艺术表现上 , 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 , 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 。
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 , 也写了不少闲适诗 , 而艺术上最成功的 , 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 。
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 , 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 , 也不同于元、白 , 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
D、晚唐时期 晚唐诗歌又一变 。
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 , 诗人们走向自我 。
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 , 杜牧、许浑是代表 。
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 。
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 , 开拓出—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 , 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 , 达到了新的高峰 。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 , 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 , 即抒情成份减少 , 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 , 重视描摹刻画 , 大量采用散文句法 , 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
(1)宋诗的发展 北宋初期的诗歌 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 , 诗有白...
古典诗歌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何种意义上的新变化? 古典诗歌发展到宋代 , 别开天地 , 自有特色 。
对比而言 , 唐诗主情韵 , 开朗俊健 , 以境取胜;宋诗主理致 , 深幽曲折 , 以意胜 。
宋初诗人杨亿、钱惟演等学李商隐 , 号西昆体 。
王禹偁、梅尧臣、苏舜钦等反对西昆体 , 反对只讲声律辞藻与缺乏社会内容的流弊 , 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 ,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 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 , 宋诗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愈益明显 。
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 。
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 , 其诗说理抒情 , 自由奔放 , 发展了宋诗好议论、散文化的倾向 。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宗主 , 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 , 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 , 其诗宗尚杜甫 , 瘦硬生新 , 属于江西诗派的还有陈师道、陈与义等人 。
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 他们都出于江西诗派 , 而终能自成一家 。
陆游是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 存诗近万首 , 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
到宋末 , 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 , 为宋代诗坛添上了最后一抹光彩 。
...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诗体完备 , 流派各异 , 名家辈出 , 成就卓著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 , 上承汉魏风骨 , 力扫齐梁宫体颓靡诗风 , 发出清新健康的歌唱 , 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宋诗总体成就不如唐诗 , 但别开天地 , 自有特色 。
对比而言 , 唐诗主情韵 , 开朗俊健 , 以境取胜;宋诗主理致 , 深幽曲折 , 以意胜 。
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 , 其诗说理抒情 , 自由奔放 , 发展了宋诗好议论、散文化的倾向 。
明朝以后 ,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 先后发起复古运动 , 主张“文必秦汉 , 诗必盛唐” , 但他们盲目尊古 , 一味模拟 , 受到有识者的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