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的诗词有什么?( 六 )


“乌台诗案”给北宋后期的政局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后果,士大夫多以不恤民命,讳言国事,自保身家为得计,以致元祐(1086-1094)、绍圣(1094-1098)年间,新法一反一复,元气大伤,国事终至不可收拾 。
苏轼这两首诗是这一历史悲剧的生动见证 。
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资料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解释〕手足深情:手足,比喻亲兄弟 。
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
宽慰:宽解安慰 。
婵娟:本文指月亮 。
〔大意〕明月,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举起酒杯提问,面向青天 。
不知天上月里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我真想驾着长风,回返天上,怕琼楼玉宇里难以长期盘桓;因你那里离地面实在太高,我受不了你那刺骨的风寒 。
还不如起身跟月下的影子翩翩起舞 。
多美呵,天上又怎比得人间!转向朱红的楼阁,低低射进美丽的窗扇,你照射失眠的人儿难合双眼,月亮呵,你对人类未尝有什么怨恨,可为什么在我弟兄分别后却更加团圆?人生,免不了要遭受悲欢离合,月亮,免不了要经历阴缺晴圆 。
但是,这“离合”、“圆缺”,自古以来就难如人愿 。
不过,只要人们能长寿健在,哪怕远隔千里均可共同领略这月光的美满!这是苏轼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此词构思奇特,境界清虚,胸襟豁达,才气飘逸,历来被推为写中秋词的绝唱 。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可以说不假雕饰,洗尽铅华,如出天籁 。
但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至情至理、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魂 。
全词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同时又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折射出诗人感人的人格魅力 。
因此,九百年来,传颂不衰,深得人们的喜爱 。
题记中的丙辰年为公元1076年,正是宋神宗熙宁九年 。
苏轼同苏辙兄弟情谊很好 。
但两人自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手后已有六年不相见了 。
苏轼任杭州太守三年后,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见 。
这一情形我们从“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
”(《颍州初别子由》)一诗也可以了解到 。
中秋月圆人不圆,这对于经历了诸多人生坎坷、兄弟天各一方的苏轼来说,举头望月,情何以堪?古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
朋友离别、骨肉分散,可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
唐宋以来,出现了许多写离情别绪的诗词 。
那么,苏轼的这首词是如何表达这种至真至深的情的呢?虽然此词用了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进行抒情和说理,但是却摈弃了线性平面的抒情方式,而采取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抒情方式,表现为抒情方式的丰富性和行文的跌宕有致,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
开头几句为一个层次,接连问月问年,好似屈原的《天问》,起得奇逸,情丝高远 。
又逢佳节,浩月当空,面对姣洁的月色,浩渺的宇空,诗人神思飞扬,情怀激荡,不禁对月发问,明月你何时开时有?天上如今是何年何月?这问月问年,好似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 。
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月宫仙殿令人神往,因而,诗人也设想自己是月中人,象“谪仙”李白一样,想“乘风归去” 。
但又怕月宫金殿,虚寒寂寞,怎比得上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温暧亲切 。
这一“欲”一“恐”体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留恋 。
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同时吸引着他,最后诗人还是坚定地立足现实,热恋人世 。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
诗人望月抒怀,胸怀豪迈的逸兴壮思,从高处着笔,幻想琼楼玉宇“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与深情与热爱 。
然而人间也并非没有寂寞和遗憾,兄弟长别离,相见遥无期,这令诗人离愁难遣 。
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举杯赏月,诗人自然会想起难得相见的远方亲人 。
因此,下片转为直接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