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其一 朱熹翻译( 三 )


出处:唐代,杜牧《清明》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开满杏花的山村 。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出处: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出处:明,于谦《石灰吟》 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
出处:唐,李商隐《咏 史》释义: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 。
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出处: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出处:唐代,杜甫《绝句》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
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出处: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释义: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出处:唐,王昌龄《出塞》 释义: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 。
只要有飞将军李广镇守龙城,不会让胡人骑兵越过阴山南下侵略中原 。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出处:唐,元稹《离思》 释义: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
10,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释义: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什么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
抒发政治...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