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三 )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 。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为什么他无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
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 。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 。其二是正因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 。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还是正因失去了“君” 。“半缘修道”之说只但是是遁辞罢了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古代诗评家以前说这首诗是作者为其以前相爱的韦丛的悼亡诗或臆断为诗人“与莺莺在闺中狎昵之游戏” 卞孝萱《元稹年谱》)的自我写照 。此等说法皆缺乏史料根据 。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以前相爱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主题 。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大 。并不象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那样感情跳动幅度太大象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令人几乎看不到端倪 。譬如 。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描述对歌女的留恋和思慕的复杂情绪感情跳跃幅度个性大 。它忽而写往昔的“轻别”;忽而写今日“故地重游”楼空人去 。物是人非忽而又写幻想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其中省略许多衔接思绪奔腾飞跃令人颇费寻觅 。当然这并不是说能够用感情跳跃幅度的大小来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 。辛弃疾这首词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审美价值极高 。
在描述感情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向为人们喜闻乐见引起人们的共鸣 。譬如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它是用形象鲜明的红豆象征完美而坚贞的感情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的诗句是用一种执着到底的精神表达对感情坚贞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衷情 。“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则与王、李写感情的诗不一样它是用一种绝对肯定与否定的生动比喻 。来表达对感情的至诚和专一 。正由于它与众不一样因此能引起正因种种原因而失去爱人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有人把这两句诗写在文学作品里 。也有人写在书信中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痴情 。这就充分说明元稹这首诗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艺术感染力 。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它可能是作者自我生活的自我写照 。据说作者先是爱过“崔莺莺”之后又有新欢 。因此有人便认为元稹在感情生活上是十分轻薄的从而也就否定了这首《离思》诗的应有价值 。我认为这天咱们评论古典文学的价值并不能依据作者私人的生活如何来作为评价其文学作品的标准 。文学作品往往会突破作者的思想局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 。咱们评价元稹这首诗也应从它产生的用心社会效果着眼给其艺术价值以充分的肯定 。而不应联系作者私人生活问题去贬低它客观存在的审美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