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要用什么方言读啊( 四 )


山山水水下的文化多样性就是在方言的温床中得以孕育发展 。
令人担忧的是现如今很多方言像是失宠的妃子一样在挣扎着哭泣着 。
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有些方言甚至已经消失 。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在电视台、广播等媒体中都不见方言的影子 。
在普通话的挤压之下,方言不见天日 。
中国城镇化也在快速地进行着,普通话渐渐地成为了各地的生活用语,方言使用频率大大下降 。
而且为了提高教育,很多家长主动放弃教小孩方言,普通话从娃娃抓起,更是雪上加霜 。
再者很多人对方言的认识不足,忽略了方言的文化内涵和在文化多元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片面地认为方言有碍文化交流阻断文化发展,对方言排斥激烈态度悲观 。
叹!最令人心痛的是美好的东西被慢慢地撕毁 。
方言在夹缝中亟待救援,行动刻不容缓 。
政府应要引起重视,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方言是地域特征的浓缩,而不是打出一句“人人都讲普通话,文明社会你我他”就万事大吉,建立方言博物馆,开展方言艺术表演等等都是可行之举,近年来大火的声音影像记录也要提上日程 。
学者的也要重视方言的研究,充分挖掘方言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提高方言地位 。
而作为个人,要把传承故乡的声音作为责任和使命,应该以会一口流利的方言而自豪 。
留住方言,文化立根 。
那故乡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有底气地说:生于斯,长于斯,我是这儿的人 。
...
请解释下古诗中的仄韵,平韵,上,下阕.怎样看诗词是仄韵平韵呢
近体、古体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
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
用韵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 。
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 。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
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