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郭阿姨

郭老师,郭阿姨
文章图片

对于郭淑珍老师,我一直有两个称呼 。一是和其他学生们一样地喊她“郭老师”,这是在公众场合;而私下里,在我和她私人对话时我喊她“郭阿姨” 。记得有一次我在私底下也叫了一声“郭老师”,她马上声音严厉地问我:“叫我什么呢?”我马上笑嘻嘻地改口喊“郭阿姨” 。
我当然是郭老师的学生,学生就该称呼老师为“老师”的,天经地义 。可郭老师喜欢我叫她郭阿姨,我想,这是一种怀旧心绪 。因为大约四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她,就叫她郭阿姨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只有十几岁,初中毕业,喜欢唱歌 。我的作曲家六叔吴祖强对我妈妈说:让小双去学唱歌吧,她很喜欢唱,让她这么随意地唱,不如去正式拜师 。我妈妈是个思想开放的人,她并不觉得自己是戏曲演员,女儿就一定要唱戏 。唱歌,好啊!于是,我在六叔和妈妈的“押送”下,第一次见到了郭淑珍老师,六叔说:这是郭阿姨 。我第一次认识了郭阿姨,从此踏进音乐的门槛 。
这样的学生,郭老师学生中应该不多 。因为她是一位大师级教授,她教的都是学过多年声乐的成熟学生,音乐学院里的高年级生、研究生、进修生……因此,我是有着怎样的幸运?在还不知何为美声何为声乐的懵懂时期,拜在了中国声乐界第一泰斗的门下 。整整五年的时间,我每周都去郭阿姨家里上课,从最初的简单音节练习,唱一首最初级的歌曲《二月里来》开始,循序渐进地训练 。我逐渐懂得了什么是专业的歌唱,歌唱中每一个音节应该怎样使用身体上每一块与之相关的肌肉力量,张开嘴巴时口型应该是怎样的幅度,而歌唱中的咬字又是怎样和生活中说话时的咬字不同 。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每一次练习时的不同力量组合,郭阿姨一步步带我走上了声乐专业的道路,开始了一个歌唱家必须经历的过程 。
【郭老师,郭阿姨】后来,郭阿姨告诉过我,在她开始给我上课的时候,周边就有人议论,有人甚至是善意地对她表示,你教的这个孩子是新凤霞的女儿,她天生应该是个唱戏的料,你这个留学苏联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声乐专家怎么教她唱歌呢?这才是风马牛不相关的两块土地,别找这个麻烦了啊 。
可是,郭阿姨最不缺的恐怕就是业务上的自信 。听到这种议论后,她第一时间的回复就是:谁说不行?看我的 。郭淑珍从来不信邪,对于那些经验之谈,绝不是她考虑的因素 。她反而认为,这是这个学生的一个长项 。因为戏曲之家的出身会让她在歌唱中具备比一般歌手更强的咬字能力,她会比一般歌手具备更好的表演能力,一点矛盾都没有 。那时的我并没有听到过这些议论,这都是多年后郭阿姨告诉我的 。我只记得在我第一次见到郭阿姨之后,家里多了一架黑色的立式钢琴,我在学习歌唱的同时,跟着我的六婶郑丽琴学习钢琴 。而作为一个声乐学生,钢琴是必修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