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只能读tufan吗?吐蕃到底读tufan还是tubo

最近小编在读一些这个吐蕃相关的文章,发现这个吐蕃读tufan也可以,读这个tubo也还是可以,所以这个吐蕃到底是读这个tufan还是tubo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一、引言
汉语词“吐蕃”的辞书注音,学界争论已久 。《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尚注其音为tǔfān,到第五版就改注tǔbō了,为此有人特地撰文《喜看“吐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读音统一》以示欢呼 。然而,吐蕃的读音争议并未就此止步,如上海语言学博士王晓熊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中tǔfān的注音,是老一辈语言学家吕叔湘等定下来,有充分的语言学依据,不应随便否定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郑张尚芳教授也在其新浪微博中公开强调“吐蕃只能读tǔfān,读tǔbō是站不住脚的” 。当前吐蕃音读纷争影响所及,连电脑拼音输入法都有分歧,如微软中文拼音输入法键入tufan字母,即可输出“吐蕃”,键入tubo就不行;而华宇拼音输入法键入tubo字母,才可输出“吐蕃”,键入tufan就不行 。影视演艺节目中吐蕃的读音也有分歧,如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宫心计》在涉及唐、蕃关系的情节中,吐蕃读为tǔfān,而2013年在拉萨首演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中吐蕃又读为tǔbō 。影视演艺节目受众很广,影响巨大,吐蕃一词的音读之争恐怕还要持续 。

纵观前人关于吐蕃注音的争鸣,大多是从吐蕃一词的外部语源方面找证据 。如tǔbō论者竭力证明汉文传统典籍里,“蕃”字唐代以前就有读如“波”或“博”的音,故吐蕃可读如“吐播”;藏族一直自称博巴,且吐蕃中“蕃”字对应藏文????,转写为bod音;清朝称呼西藏为土伯特,音与tǔbō相近等 。我们认为,吐蕃一词既然是汉字书写的历史汉语词,其正确的读音应以吐蕃一词起源时的汉语古音为标准 。为此,笔者试图另辟蹊径,探讨吐蕃一词起源的情况,并结合汉语音韵学家的拟音及敦煌出土吐蕃时期汉藏文对音材料来分析汉语词吐蕃起源时的本真音读,力图正本清源,为吐蕃一词合理的辞书注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
二、吐蕃一词的起源
目前,学界关于汉语词吐蕃的起源有两种观点 。
(一)认为吐蕃一词起源于南北朝北魏时期
历史学家王仲犖(1988)称:“吐蕃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崔鸿所撰《十六国春秋》,但《十六国春秋》里所提的吐蕃,是秃髪的异译 。如《晋书》里的秃髪傉檀,《太平御览》卷一二三引《十六国春秋?后秦錄》作吐蕃傉檀……可证秃髪在北魏时已经有译作吐蕃的了” 。吕一飞(1993、1994)、祁振纲(1996)也有相关叙述,认同“吐蕃”一词起源于北朝鲜卑族的观点 。祁振刚据相关史料说:十六国之一的南凉是秃髪鲜卑族建立的;“秃髪”与“吐蕃”同音异译,为不使混淆,遂以秃髪为姓氏,以“吐蕃”为国家或部族称号,南凉并非其国号;该国被西秦灭亡之后,“吐蕃”国号无存,但作为族名、地域名保存下来,成为后来的古代藏族政权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