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的诗句意思( 二 )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 。
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 。
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 。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 。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 。
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 。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 。
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 。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
刘禹锡的《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作者背景 见《竹枝词》的作者背景 。
注词释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
后又用为词牌名 。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
浪淘:波浪淘洗 。
簸:掀翻 。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
古诗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 。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 。
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
跪求梁启超 《浪淘沙》(燕子旧人家)的诗词鉴赏 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
此诗是《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 。
诗人着意描写淘金妇女的劳动,歌颂了劳动的创造力,立意警拔高远 。
诗一开头,给读者勾勒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晨江漉金图:一轮初阳冉冉升起,朝晖轻缓地拨开了笼罩在江面上的晨雾,江中小洲渐渐显露出明净秀美的轮廓 。
成群结伴的淘金姑娘,正散满在江湾辛勤地淘沙漉金 。
这时,阳光已驱散晨雾,说明她们已淘洗了好长一会儿了 。
诗人用晨光拨开江雾这优美如画的鲜丽景色,衬托淘金女伴劳动场面的壮美,表现了对她们的劳动的由衷赞美和热情讴歌 。
后两句,作者的诗思从江边场景宕开,从转折对比中提炼出高远的深意 。
前两句讴歌了淘金妇女们的劳动,顺接来写,固然可以,但不会产生警人的力量 。
诗人别具慧眼,择取标志上层社会富贵奢靡功名权势的首饰与金印来立意,指出权贵们所占用的黄金,正是劳动者经过千辛万苦从沙中浪底淘漉而来 。
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者却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地同情劳动人民的主题 。
这首诗以明快而又婉转的民歌风调,表现了深邃高卓的思想 。
语言质朴浅近,精炼准确,很有特色 。
首句“照”、“开”两个动词,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推移 。
第二句的“满”字,既写出人数之多,也暗示了淘金劳动早已开始 。
这些通俗字眼,从生活直观中提炼出来,熔入诗中,形象而富有动态美 。
第三句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却不嫌堆砌,反见其神思飞动,用词精警 。
第四句一个“尽”字,充分揭示当时社会的本质,使结尾两句成为精辟警策的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