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的诗句意思( 四 )


可这月亮已非故乡之月,就像建安时期王粲《登楼赋》所说的“虽信美而吾土” 。
于是他由月亮想到当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国宫殿 。
但玉楼瑶殿已非我有,明月照得再亮,也只能徒增伤感 。
后主总是这么执着地留恋过去,故国成了他解不开的情结 。
故国情结是他后期词作的一大主题,也是他打发孤独寂寞时光的一副强心剂 。
但故国情结并不能解脱心中的屈辱与痛苦 。
他靠回忆过去打发时光 。
可是一旦从过去的往事中回到现实,又痛苦不堪 。
这样周而复始,后主深深地陷入了无法解开的心理怪圈 。
这首词就是在个人情绪的低徊倾诉中,表现了对南唐故土怀念的一种哀痛心情 。
词的上片实写风景撩人,而珠帘不卷的孤寂处境;下片则虚写天净月明、空照秦淮的凄凉情景 。
虚实相间、情景交融,很能打动人的心灵 。
这首词因触景生情起笔,似乎也很符合一般人的人生体验 。
但是,这儿“情”的特定内涵,却是“往事只堪哀” 。
这就融汇进去了诗人基于自己身世而激发的家国之恨、被俘之哀 。
据宋代王铚《默记》记载:李煜住处,“一老卒守门”,“卒言有旨不得与人接”,他实际上已被监禁,不得与外人接触 。
词的上片,写在袅袅秋风中,庭院苔藓侵满台阶和一任珠帘终日不卷这两个视觉意象和弦,推出了第三个意象的弦外之意:“终日谁来?”我们可以想见其庭院荒凉、凄清无人之情;孤独郁闷、亡国丧家之哀,如何深重而难以排遣,这与当年“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之欢乐盛事相比较,无疑有天渊之别 。
可见其“甚哀”之“往事”中,必然积淀着、包孕着多少风流倜傥、赏心乐事,令人思索,逗人遐想 。
下片一开始以“金锁”和“壮气”这样的豪放之词起领,似乎与上片风格不谐和,但是词的艺术生命力,就寄寓于这些曲折、幽微和奇崛处 。
其实,这是诗人为了艺术地展现自己面对着国破家亡情境也曾想有一番作为,胸膛里跳动过一颗悲愤不驯之雄心 。
“金锁”即“金锁链”,这句借指南唐抗宋的失败 。
眼前严峻的现实是,剑折锐销,沉埋如粪土 。
昔日的一腔热血、满腹豪情,都洒遍荒野肥劲草了 。
接着“晚凉天净月华开”一句,可谓静穆之极 。
夜色如水,长空如洗,一轮华月冉冉运行,显得多么神秘宁静而肃穆,有一种超凡脱俗、怅望无极之情致 。
其中深含的隐性意蕴,大有“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之人生感喟 。
但是,李后主毕竟是一个往事难忘、悲哀难排的被俘之人 。
他在想象中念念难忘的情景,仍然是取自己的切身体验 。
华月空照秦淮河畔,那雕阑玉砌的宫殿楼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月光,拖着长长的月影投入河中 。
这儿以月光的永恒,衬托人间繁华的短暂,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生的苦难感 。
正是这种“空照秦淮”的人生感慨,它“形象地向生命有限的人类显现”了它无限的诗意光辉,从而才有可能走向人心的最深处,化为每一个人心中感知到、嘴中说不出的“集体无意识”,使这首词具有生生不息和蓬勃的艺术感染力量 。
浪淘沙九首其八的诗,诗意及赏析 日照澄洲江雾开,②淘金女伴满江隈 。
③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
【作者】772-842,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人 。
贞元九年 (793)进士,登博学宏词科,为监察御史 。
因参加“永贞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移夔、和二州 。
文宗初,入为主客、礼部郎中 。
又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 。
开成元年(836) 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 。
其诗凝链委婉,韵味深醇 。
尤长七绝,其《竹枝词》、《浪淘沙》等,清新俊爽,富民歌情韵,为唐诗别开生面 。
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存诗十二卷 。
【注释】①浪淘沙:本唐代民间曲调,后人教坊曲 。
②澄:明净 。
洲:水中陆地 。
③江隈:江边 。
【品评】前两句以日照澄江、驱散江雾的动景托出“淘金女伴满江隈”的壮丽画面,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
黄金为人所重,由来已久,但用如此优美的诗句描写淘金妇女,以前还不曾有过 。
第二句只写“淘金女伴满江隈”,按照通常的思路,接下去应写如何淘金 。
但诗人却跨越常轨,另辟蹊径,从黄金的用途方面设想,提炼出出人意想的警句:“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