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学习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答案( 二 )


【译文】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
【赏析】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 。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 。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 。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
4、江畔独步寻花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
2.蹊(xī):小路 。
3.娇:可爱的 。
4.恰恰:恰巧碰上 。一说鸟叫声 。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
【赏析】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
5、石灰吟 【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竹 石 【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 。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
3.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
4.漫卷:胡乱卷起 。
5.白日:白天 。
6.青春:春天的景色 。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 。
8.襄阳:今属湖北 。
9.妻子:妻子和儿女 。
10.洛阳:今属河南 。
11.却看:回过头来看 。
12.纵酒:尽情的喝酒 。
13.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
1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
15. 即:立即
16. 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7. 涕泪:流泪
【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