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在握的诗词( 二 )


国有好文之士 , 朝希不学之臣 。
二十年间 , 野无遗逸 , 此其力也 。
而晚年颇外通朋党 , 轻弄权势 , 朝廷畏之矣 。
玄宗平难 , 被诛 。
(出《景龙文馆记》)《旧唐书·上官仪传》云:“(仪)本以文彩自达 , 工于五言诗 , 好以绮错婉媚为本 , 既显贵 , 当时多有学其体者 , 谓为上官体 。
”上官仪显贵 , 大概自贞观十九年至麟德元年 , 其间约20余年 。
文人士子为求进达 , 纷纷学习上官体 , “幼而就学 , 皆诵当代之诗”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说:“上官体虽得名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以前 , 实光大于万岁通天(695)以下 , 其间料量对偶 , 商酌声病 , 为新体诗厘 定格律者 , 颇不乏人 , 而上官婉儿又从而鼓动帝王 , 侈大书馆 , 增学士员 , 引进大臣名儒充此职位 , 尤以中宗复位以后 , 迭次赐宴赋诗 , 皆以婉儿为词宗 , 品第群臣所赋 , 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 , 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矣 。
” 婉儿现存诗六题三十二首 。
大致可分为三类 。
(一)抒情述怀之作 。
这类诗现仅存《彩书怨》一首:叶下洞庭秋 , 思君万里馀 。
露浓香被冷 , 月落锦屏虚 。
欲奏江南曲 , 贪封蓟北书 。
书中无别意 , 惟帐久离居 。
此诗描写一位女子秋日思君的情怀 。
作者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心理 。
“冷”、“虚”二字 , 既拟物境 , 又关人情 。
一“贪”字 , 主人公的急切心理跃然纸上 。
一“惟”字表明不涉他事 , 满纸都是情 , 表现力极强 。
此诗章法严密 , 平仄粘对 , 对偶押韵 , 全合五律格局 。
钟惺《名媛诗归》卷九赞此诗:“能得如此一气清老 , 便不必奇思佳句矣]此唐人所以力追声格之妙也 。
既无此高浑 , 却复铲削精彩 , 难乎其为诗矣!” (二)出游记胜之作 。
此类诗歌描写贵族游山玩水之情趣 , 清新自然 , 独具风姿 。
以《游 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为代表 。
这组诗有三言、四言、五绝、七绝、五律等不同形式 , 佳作妙句玑珠般贯串其中 。
如:“枝条郁郁、文质彬彬 。
山林作伴 , 松桂为林 。
”攀藤招逸容 , 偃桂协幽情 。
水中看树影 , 风里听松声 。
”凭高瞰险足怡心 , 菌阁桃源不暇寻 。
馀雪依林成玉树 , 残霓点岫即瑶岑 。
”放旷出烟云 , 萧条自不群 。
漱流清意府 , 隐几避嚣氛 。
石画妆苔色 , 风梭织...
虎符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秦王破阵歌》苍莽白草朔风动古原 扬眉仗剑侠少年挥手千骑如雷铁甲玄 壮志功开万世端马蹄踏破九州风云乱 持节展纛出长安虎符在握将军初加冠 千营一呼势如山路迢遥 征尘黯 阵云集 柝声传请缨击楫而今何人健 且掣龙泉仔细看奇谋帷幄间 定 决胜千里远 韬略运筹敢比孙吴肩忽 移师惊如电 骤 投鞭长河断 纵马何惧干戈险黄沙漫 斜阳阑 矢交坠 勇争先任凭锋刃光错彻骨寒 英风锐气干云天转瞬破敌顽 望 沙场孤月圆 野帐琼筵凯歌震山川听 画角声声残 梦 惊回意依然 滔滔热血男儿胆扫靖狼烟鲲鹏自高旋 四方大任丈夫肩英雄立世功名只等闲 惟愿生民俱欢颜民得平安天下安
求一句优美的诗词能表达我现在心情要古人的名句,我现在心情迷茫 寄 远杜 牧南陵水面慢悠悠 , 风紧云轻欲变秋 。
正是客心孤迥处 , 谁家红袖凭江楼? “悠悠” , 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 ,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
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 打下了铺垫 。
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 。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 , 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 。
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 , 色彩鲜明 , 饶有画意 , 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