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在握的诗词( 三 )


在客心孤迥之时 , 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 , 流目江上 , 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 , 精神振奋 , 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
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 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
月杜 甫万里瞿唐①月 , 春来六上弦② 。
时时开暗室 , 故故③满青天 。
爽和风襟静 , 高当泪满悬 。
南飞有乌鹊 , 夜久落江边 。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 , 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 , 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 , 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 , 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 , 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
“万里”一词 , 突出空间范围之广 , 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 , 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
“夜久”一词 , 强调时间之长 , 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 ,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
“时时”一词 , 运用叠词 , 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 , 与下句的“故故”相对 , 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 , 新梢才出墙 。
色侵书帙晚 , 阴过酒樽凉 。
雨洗涓涓净 , 风吹细细香 。
但令无剪伐 , 会见拂云长 。
【注】 严郑公 , 即严武 , 受封郑公 。
箨(tuò) , 笋壳 。
帙 , 包书的布套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 , 系舟岳阳城下树 。
正见空江明月来 , 云水苍茫失江路 。
夜深江月弄清辉 , 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 , 轻舟短楫去如飞 。
(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 , 表现作者人在旅途 , 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 , 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 , 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
意思答对即可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处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
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 , 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 , 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 , 以境寓情来表现的 。
句句写景 , 景景关情 。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 , 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 , 藕花多处别开门 。
鉴赏 这二十八字 。
可算是惜墨如金 , 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 , 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
“桥西一曲水通村” , 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 , 同时也自远渐近 , 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
湖上烟波浩渺 , 湖岸林荫繁茂 , 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 , 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 , 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
果然 , “家在石湖人不到” 。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 , 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
范成大以廊庙之才 , 归隐江湖之上 。
他在朝时 , 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 , 但不得孝宗的信任 , 御史便挟私憾攻击 , 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 。
他视富贵如浮云 , 惟恐缁尘再染素衣 , 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
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 , 抗尘走俗的人 。
能做到“人不到” , 足见操守清介 , 志在遂初 。
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 , 沉醉于自然美景中 。
“藕花多处别天门” , 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 , 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 , 写景实即写人 , 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 , 朔云边月满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