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11)


教完每节课后 , 我时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学生中反馈的信息 , 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 , 并及时修订教案 , 在我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 文科班的很多女同学和部分男同学对数学有了较浓的兴趣 , 学习成绩也有了不断提高 。

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 也是目前教学研究中大力提倡的 。因为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 ,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 调整教学策略 , 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果 。笔者认为 ,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本文愿提出一些想法和做法 , 以资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加强备课的预见性 , 做好课前反思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 那么我们将会说 , 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 。”这说明我们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 新课程标准指出 , 只有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相关的知识经验 , 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
1.创设问题情境 , 激发认知冲突 。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 , 而且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和意义生成的过程 。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 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 ,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 更有利于学生智力、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的主体性获得生长的土壤 。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 , 使学生觉得问题的存在 , 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 必须加强备课的预见性 , 做好课前的反思 , 才能提高课堂效益 。有些课本的情境创设不适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 , 不能充分体现过程的发现 , 为此教者应通过反思 , 重新调整设计思路 ,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反思后的这种教学设计 , 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 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 ,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2.知识的结构化 , 更须弹性预案 。
数学知识是结构化的知识 , 所谓数学知识的结构 , 就是数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 即数学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方法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而形成的认知结构网络 , 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离不开老师课前精心的预见 , 更须要课前的反思和弹性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