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怎么写?( 二 )


人类究竟想要什么?要去往哪里?这一路从来没有过清晰答案,也从未有过达成一致的计划,一切皆属偶然,在一次次追求进步的本能驱使下,一个个生命的努力下,踏上了这样一条路,而与此同时,这一切又是如此必然,如果没有走这样一条路,又可能会是怎样一条路呢?当智人在心灵上还是一无所知的婴儿时,手里掌握的技术已经可以到达永生,这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在我看来,这只能是灾难 。

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怎么写?


作者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约30万年前,人类祖先对于火的使用已经是信手拈来了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是对付狮子的利器 。由于火的'小心利用,人类把原本无法穿越的贫瘠灌木丛变成了充满猎物的原野 。大火烧完一片地方后,留下了烧焦的动物、坚果和植物的块茎 。
但火最重要的作用是烹饪 。黑猩猩咀嚼消化生的食物需要5个小时 。而人类由于学会了烹饪,花费在咀嚼消化上的时间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烹饪杀死了食物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烹饪的出现让人类的食物选择范围大大增加 。一些学者也认为,烹饪使得人类的肠道长度缩短,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
火也让人类和其它动物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其它动物纵然有强壮的肌肉,巨大的牙齿,宽大的翅膀,但也只能利用自然的力量,却不能对其控制 。而人类学会使用火,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点火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而且,使用火的力量和人自身的身体构造、形态和力量没有关系,即便是一位形单影只的女性,也能点燃大火烧光整片森林 。火的使用意味着很多事情都会接踵而来 。

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简史》读后感怎么写?


远古人类距离现在也不是很遥远啊!
总被初中生物书上的一句话困扰: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总觉得原来人也不过就是动物,很多事情用看动物的角度去看,有种错乱的感觉,徒增烦恼,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人本质如此,不要要过分强调,否则凭添烦恼和苦闷 。
关于财富、地位与阶层,同样生而为人,却相去甚远,每个人的存在是随机的,统治起源于偶然,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原则产生了剥削,占据有利地位的为巩固地位开始说故事、教化、创造游戏规则,未占据有利地位的只有向规则靠拢,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变动并未打破规则,只是换了个门脸,虽然游戏规则也在不断进化,但某些核心本质从未改变,比如剥削 。
最后,作者阐述的超脱感官追求的佛教理念看的我生无可恋,要么是动物,要么是神,而唯独没有说在这中间应该如何摆正位置,看完有种不会做人了的感觉,当然这也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