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起源介绍,冬至的简介 冬至的由来( 三 )


2、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

冬至起源介绍,冬至的简介 冬至的由来

文章插图
4、冬至的由来 冬至的由来
范文意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下面是我整理的冬至的由来,欢迎大家分享 。
冬至的由来1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 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交节 。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 , 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 , 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 。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 , 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 , 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 。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 , 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 , 过年就会下雨) 。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