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悼念亡夫的诗词( 七 )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 。
这个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 。
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 。
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 。
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宇航局、琴侣一起游乐 。
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 。
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 。
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 。
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 。
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
又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 。
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
如此说来,与陶渊明的苦况,当然不同 。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 。
这个数字不算小 。
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 。
如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 。
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
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 。
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的的身心 。
他是用酒来进行劳逸结合的 。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饮 。
他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
在《赠元稹》一诗中说: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
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中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
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
白居易的生平白居易 (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
生平 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
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
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 。
少年时读书刻苦 。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 。
二人订交 。
以后诗坛元白齐名 。
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
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 。
作《观刈麦》、《长恨歌》 。
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
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 。
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 。
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 。
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 。
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
次年写下《琵琶行》 。
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 。
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 。
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 。
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 。
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 。
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
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 。
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 。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 。
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 。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