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的古诗词( 三 )


如《清平乐?村居》中的“草”“媪”“好”,都押“ǎo”韵,读起来顺畅自然 。
这样的例子很多 。
如今许多古诗词已被谱成优美的歌曲,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吟唱 。
学生在吟唱过程中会产生特别的美感,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
只要教师善于设计,用心组织,诗词的教学其实也能达到诗情画意般的音乐境界 。
2. 吟出深情 。
诗词是一种最适宜朗读的文学形式 。
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 。
因此,我们朗读时,就应该通过丰富的想象,再现诗人词人的感情 。
诗词是抒情艺术,无论是抒情诗词,还是叙事诗词,甚至哲理诗词,只要是成功的作品,里面必定奔涌着作者澎湃的激情,蕴含着作者的缕缕情思 。
无论是思念家乡、亲人的《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是表达朋友情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抑或是托物言志的《石灰吟》《墨梅》等,都深藏丰富的情感 。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走进作者心境,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让自己的思想和诗人、词人的思想融为一体 。
这样,朗读者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
三、 明白诗理,升华诗意 1. 找诗趣 。
学习散文我们喜欢引导学生找出“文眼”,其实古诗词也有“眼睛”,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它,就能顺利把握情感基调,悟出作者的思想精髓 。
“眼睛”是诗词的中心,是诗人要表达的“诗理” 。
“理”其实是和“趣”相连的 。
有时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时,会让他们无形中享受到一种乐趣 。
在诗人营造的趣味中习得其意,进得其境,显得顺畅自然 。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向我们描绘了富有乡村田园气息的情景 。
词中的一户人家二老融洽,孩子孝顺,老有所养,少有所事 。
这首词只要细细玩味,我们就会发现“趣味”无穷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亲切与温馨,“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可爱活泼,都融于一个“醉”字中,“醉”字就是“词眼”,字里行间也无...
如何设计小学古诗词教学新建一小 李小明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 。
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 。
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
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 。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
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 。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
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
二、背景介绍,知晓诗人 。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 。
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 。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
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