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怎么写?( 三 )


如实说来,我们两兄弟都不是很会谅解自己的父母,总是在让父母操心 。是的,哪怕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深深地理解过为父为母者的那份渴望,自己还在“自以为是,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面 。”对父母,一句对不起怎能言尽所有的愧疚呢 。
可能在别人的眼里,我们两个孩子是争气的 。读书认真,个个考上大学,为父母争气了,有出息了,光耀门面了 。
可是我想说的是,我们没有为父母争气,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最好,还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虽然他们嘴上不说,还一直说我们是不错的,他们的话我懂,别人的话我也懂 。别人所说的回叙只是随口说说,或者可能还是一种机锋 。
望着他们的照片,听着他们的话语,我心里无不哀伤和愧疚 。十多年了,舒适优越的日子过够了吗?给他们的压力够了吧!
今年哥哥大学毕业,似乎这压力应该是减轻了吧,但我知道这不是的,至少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不是的,毕业了就意味着买房娶媳妇儿,他们的操心丝毫没有减,而是加重了 。在大多数眼里,这些似乎都是应该的,我从来没有那样的认为 。我知道别人对你好不是理所当然的,包括你的父母 。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王欣欣的不再有奢望 。在她眼里她的父亲出去指挥一下修路工作就是辛苦;我在心里反问自己,那我的父亲的工作是什么呢!该是你父亲的千倍万倍吧,这种讨论没有丝毫的意义 。这就是差异吧,我承认它的存在,所以我选择了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不管这定位是自愿的还是被动的,都已经是现实了 。
有些事情是天定的,有些事情是人为的 。但人为的是那么的有限,天定依旧还在肆虐……

《赋得永久的悔》读后感怎么写?


见习期间,遇上这篇文章——《赋得永久的悔》 。关于母亲,关于那个年代 。
一个母亲,毕生没有过过好日子 。最好的食物,便是“红色的” 。那生硬的高粱,居然是母亲一生的食物 。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好的”都留给孩子 。农村里,生理需要都得不到满足的地方,就别提其他的了 。等到孩子长大了,却再也难以见到儿子 。
季羡林先生在母亲身边只待到6岁,之后便一直在外奋斗、学习 。风风雨雨中,他该是多么想念故乡的母亲 。但是,为了胸中的理想,他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煎熬、想念 。季羡林先生说,无论如何都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 。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寒、儿子远离、她又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在儿子离开的长年累月里,她该是多么思念自己的骨肉啊!
不知道有多少日夜,母亲眺望着儿子离开的村口,一遍又一遍地想念,一次又一次地落泪,盼着儿子归来 。这岂是一个“心痛”可以概括的感情?但是,这个儿子始终没有回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直到母亲去世,季羡林先生回到家的时候,只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看到这,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细算人的一生,能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又剩多少呢?父母想要的不是珍贵的礼物,不是名誉地位,只要一个关切的电话,就够了,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