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 十 )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
(四)美育渗透点
情节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妙的构思美 。
二、学法引导
通读全文,理清情节脉络,然后从分析人物形象着手,理解小说的主题 。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析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是本文的难点;
3.作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是学习本文可能产生的疑问 。
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学生可以运用以前学得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本文主要是神态),语言等的浯句体会 。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教师应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加之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设计
1.由于本文情节生动、曲折、有趣、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宜让学生充分阅读,从而理清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 。
2.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理解小说的主题 。
3.教师可利用本文情节大起大落的特点,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个结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
提出听课时的思考题 。(投影仪打出)
①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②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③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目夜盼望的于勒 。这是什么原因?
④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学生讨论问题 。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 。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 。终于,他被送到美洲 。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 。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后的归纳能力)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 。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 。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