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活动作文如何写?( 十 )


君子夫不全不粹不为美也 。当今国人若要提升素质,警醒内心,须寻涵养之根 。君子之心事,天清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孔子的圣贤风范,孟子的浩然正气,嵇康的凛然不屈,涤生的警心克己构成了中国君子文化的不竭河流 。《大学》有言:自天子及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当国人越来越缺少内心的寂静,缺少灵魂的独舞,缺少素质的源泉,正应追寻涵养的根 。先秦的礼仪,西周的国风,魏晋的峨冠博带将成中华典雅的君子之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寻文学之根成现世文学之发展,寻哲学之根成现世社会之进步,寻涵养之根成现世素养之提升 。从游学而寻根,从寻根而提升自我,从提升自我而振兴国家 。中华轩辕柏的巨根从五千年前蔓延开来,扎根于地,又延展于未来 。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正如不能忘记自己的魂,我们应该让这根更粗更壮,让这魂越粹越精,去让后世的华夏子孙不忘记中华的根,中华的魂 。
3
行万里路
11级10班 祝子晴
水滴,总要在溪流中奔跑过,在江河中沉淀过,被礁石打磨过,走过千万里山水,才能奔腾入海 。我们也是如此 。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缘何?书本上给出的是前人的总结,却并无具体过程 。唯有行万里路,方能将所学所想化为所用 。唯有经世历世,方能知晓何为致用 。如何致用,更有许多是世事情态在书本之外,唯有行万里路,有所历练,方能得真知 。
为行万里路,方能成才 。
古人很早便有游学风尚,不论是李杜文章,还是潘江陆海,任他雄奇壮美,还是沉郁顿挫,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才华 。他们的传记中常有“游于三辅,因入京师”之言 。寥寥数语,却概括了他们最重要的一段人生 。这期间,郦道元踏遍山水,乃有水经一注;司马迁积累史料,终成无韵离骚??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书上的文字是死的,行万里路却可以将世事与文字相印证,知识与泥土和足迹混合在一起,便有了生命与活力 。唯行万里路,方能成才 。
唯行万里路,方能成事 。
余秋雨一直希望为中国文化找一个可供对比的坐标,他将地点选在欧洲 。然而图书馆的史料太过刻板,是不能成事的 。他亲赴欧洲,拜访庞贝,稀释旦丁 。他曾将罗马的黑夜与西安对比,轻叹“一个城市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再需灯光点亮黑夜 。”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深刻,岂是史料能及!
千万里路,一步步的品味过,思考过,方能成事 。去欧洲旅游的游客,人手一本《行者无疆》,不正是对这一道理的最佳解读吗?
唯行万里路,方知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