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活动作文如何写?( 九 )


孔子对文化价值的思考,由行而至,以思为终 。告诫我们一种先行后思的文化方式,鼓励我们在书本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创立一种集体人格 。这是一种行之思学、更是一种文化道德上先实践后思之的方式 。
行之且珍惜,创态度至上 。“莫春者,春服既成”、“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三月,并没有困于繁琐事务之中,而是放下沉重的包袱,游玩行远,放松自己 。这怎不是行思的更高境界?放松心态而行,只为与自然万物、蚍蜉朝夕,只此山河、守此岁月,这怎又不是人格态度的更高境界?只为与自己、与天地共生,与生活相息相随 。
郦道元游山川而记《水经注》;徐霞客行天下而思已,还有更多的现代人甘愿放下身心的负担,放下思想的桎梏,一起去行之而思之,去体悟唐宋传奇、齐鲁之乐、徽杭古道,此乃人生之至乐也 。
行思之理 。在于对自己、对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对文化的发展有更多的见解 。这是一种集体文化发展的根源所在,也是民族兴旺之所在 。巍巍华夏,行思千年不朽 。
寻 根
11级10班 李润峰
寻找文学的根脉,是同李太白一起梦游天姥,采摘白云红霞的惬意洒脱;寻找哲学的根脉,是同王阳明一起格物致知,体悟花开花灭的睿智达观;寻找涵养的根脉,是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感悟悠然南山的闲适超然 。处于迷茫的我们,应去寻找文化的根;处于迷茫的中国,应去寻找华夏的魂 。
游学寻根,即是在泱泱中华文化中抚古追昔,从而立己身之命,谋将来之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当今中国文学若要发展,须寻文学之根 。
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传统文学是那一茎芰荷一株橘树一兜莲芝,播撒着五千年来醉人的芬芳 。莫言抓住中华文学的根脉,从乡土中汲取营养,成长为一棵文化的轩辕柏,从而勇获诺奖,声名鹊起 。反观当今文坛人心浮躁,作品立意低俗,既无音韵之谐,亦无警世之能,所以正应寻文化之根 。老庄道学,三曹华章,新安文学,桐城散文,当代文学若能取一觞真义于此,定可大有提升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当今中国社会若要发展,须寻哲学之根 。
百家争鸣之时,思想碰撞,字字珠玑;朱熹张栻之辩,引经据典,铿锵有力 。文明若要发展,须追溯于社会 。社会若要发展,须追溯于哲学,中国处积贫之时,逢羸弱之际,正是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迎风破雨,获得独立 。方今社会凛然正气之下,总有人扬不淳之风,宣不正之气 。此等情况,正应取法哲学,以孔子风草之喻应之,以老子无为而治应之,如能及此,方能社会进步,文明传承,黎民浩倡,相跻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