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 , 粉粹敌人围攻 , 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 , 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 , 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揭示当时的背景和形势 。第二自然段叙述了红军战士们争着到茅坪去挑粮 。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 讲了朱德加入了挑粮的队伍 , 战士们怕他累着 , 藏了他的扁担 , 但他又连夜做了一根 , 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
全文没有一句对话 , 但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 ,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 。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 , 以小见大 , 于细微处见精神 ,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 , 而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 , 表现出革命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
一、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 , 我努力创设情境 , 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 , 使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 , 参与当时的艰辛 , 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同身受 , 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 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逐步培养 。教学这一课时 , 我通过“多读课文”的方法 , 引导孩子自己感悟 。以抓住重点词句 ,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 再思中感悟 , 由浅入深 , 层层递进 ,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
二、成功之处
1、讲授本课 , 我从题目入手 , 采用层层问题展开教学:这是一根怎样的扁担?朱德拿这根扁担干什么?朱德为什么在扁担上刻了“朱德的扁担”?把难点一步步地剥离 , 一个一个突破 。
2、我从重点内容入手 , 一开始就让孩子们明白挑粮的不容易 , 尤其走山路 , 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 。朱德年纪大了 , 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 , 从而让学生体会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 培养了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
三、不足之处
1、在指导书写时 , 仅仅是借助课件 , 而没有进行示范写 , 学生印象不够深刻 , 效果不好 。
2、由于文章篇幅较长 , 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 , 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 教学中没有把握好分寸 , 应多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工具资料 , 帮助学生理解 , 这样教学起来就不会那么辛苦 。因此 , 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