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六 )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一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 , 粉碎敌人围攻 ,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食的故事 , 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 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 。
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 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学生对于扁担充满了好奇 , 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 , 引导学生层层剥笋 , 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再者 , 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 , 因而在教学本课时 , 我补充了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 , 还告诉学生十大元帅是:林彪、朱德、陈毅、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 。我一边介绍一边在心里感触“书到用时方恨少” 呀!如果平时能多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历史、革命题材的书籍 , 现在上起课来就轻松多了 , 这是我今后应该加强引导的方面之一 。在品读课文 , 理解课文时 , 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 。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对“井冈山”等词语感到陌生 , 我又稍加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 , 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 并通过“红军在山上 , 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 。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会师” , 学生在自己的“半知”和教师的讲解中理解了 。第二自然段介绍去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 , 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 , 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 , 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 。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 , 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 , 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 , 先说穿着 , 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同时也抓住“一道”、“一块儿”这两个词语 , 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 。接着 , 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 他们在这里说得很合理到位 , 通过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有了更好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