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三 )


四、改进措施: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 , 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 并通过“红军在山上 , 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 。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朱德的扁担》是一篇纪念抗战时期 , 赞扬人物品质的文章 。为了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 ,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重要 , 我首先进行了情景创设 , 然后层层推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时 , 我以读为基础 , 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 , 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 联系理解重点词句 , 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 , 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 , 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 , 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不足之处:
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 , 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 , 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 , 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 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 , 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在教《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 , 正好是督导听课的时候 , 虽然事先经过了准备 , 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着 。
一 , 基础 。在读到“斗笠” , 有学生读成了du笠 , 当时我只是纠正了读音 , 而没有引申出去讲下它是多音字.
在理解“陡”时 , 我利用了简笔画让他们理解 , 但是还应该在边画边说 。另外 , 课文还应该让他们多读 , 读透彻 。
二 , 组织 。课堂纪录掌握的不好 , 小孩子一放开后 , 有点收不住 。在开火车的时候要明确要求 , 对于这个要训练到位 , 这就要平时多多练习 , 要仔细倾听小孩子的发音 。
三 , 在课上我提的`问题过于繁杂 , 太多 , 小孩子跟不上 , 在以后的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要明确 。
四 , 在听课的钱老师的指导下 , 明白了 , 课堂不是以回答问题为主 , 而是要学生自己读 , 反复读 , 深入读 。要读好每一小节 , 老师的作用是起引读的作用 , 让学生节节读好 。另外在读书时也要目标明确 , 不要绕圈子 。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