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如何写?(12)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 。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 。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 。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 。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