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反思( 八 )



《秋天》教学反思


10月11日到16日 , 我们小学部举行校级优课评比 。在讲课前 , 我选了《秋天的雨》一篇文章 , 希望我能带领同学们体会秋天的美景 , 美美来读课文 , 美美地积累好词佳句 。10月14日第四节课 , 我在录播室讲课比赛 。
这节课围绕课.题 , 我设计了四个目标 。一是正确认读本课生词 , 会写柔、邮两字;二是认识中心句 , 并且找到2/3/4段的中心句 , 体会本文的写作思路;三是利用比喻句、抓住关键词 , 体会秋天颜色的美;四是围绕给出的两个中心句 , 来写关于秋天的一段文字 。
在课前 , 我带领同学们预习课文 , 设计了助学单 , 引领同学们预习课文 。我发现 , 这种引领是有效果的 。预习单中 , 同学们出错较多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 我做重点讲解 ,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
根据预习单的引领 , 我感觉同学们对第一、二个目标的掌握比较好 。同学们认识了中心句 , 并且很快能找到中心句 , 比较顺利 。但是第三个目标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 教师对于学生牵引的痕迹太明显 , 违反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 对文本挖掘的深度不够 。先是我引导同学对五彩缤纷进行理解 , 在找出文中出现哪些颜色 , 然后对第二自然段逐句进行分析、理解 。这样 , 不给同学体会感悟的机会 , 剥夺了他们对美的欣赏 , 容易养成孩子凡事依赖老师的心理 ,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
在读文中出现的三个比喻句是时 , 只是一带而过 , 并没有深入挖掘 。比如 , 在讲银杏叶比作小扇子时 , 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能这样比喻?学就能明白 , 打比喻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这样有追问 , 才能使文本向更深处挖掘 。
第四个目标 , 由于学生对秋天的事物缺乏观察 , 加上平时作文练习较少 , 同学们的语文积累不到位 , 学生语言组织不好 , 词语匮乏 。
总之 , 由于我重感冒 , 紧张等主观原因 , 这节课没有到达我理想的效果 。下次一定要记住自己的错误 , 马上整改!

《秋天》教学反思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 , 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 。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 , 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