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革命》读后感精选( 三 )


正确的呼吸方式是:
鼻呼吸 。鼻子呼吸 , 一方面 , 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清洁、降速和加压 , 让肺部尽可能获得更多氧气 。另一方面 , 口呼吸会导致口腔和面部肌肉变形 , 造成牙周病、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 , 而鼻呼吸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
慢呼吸 。最高效的呼吸节奏是 , 吸气5.5秒 , 呼气5.5秒 , 每分钟呼吸5.5次 。在这种慢呼吸模式下 , 人的血液流向大脑的速度加快 , 体内各系统进入一种和谐的状态 , 心脏机能、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协作效率也最高 。
少呼吸 。减慢呼吸频率的同时 , 要减少每次的呼吸量 。呼吸学家布泰科研究发现 , 过度换气是诸多慢性病的罪魁祸首 。一个正常人的呼吸量要和代谢需求相匹配 。捷克运动员扎托佩克使用“低换气训练法”(Hypoventilation training)进行训练 , 打破了18项世界纪录 , 获得4枚奥运金牌和1枚银牌 。
缓慢而有力的咀嚼 。咀嚼时间足够长 , 可以保证口腔、牙齿、喉咙和面部宽阔而强壮 。同时 , 经历过口腔矫正的人 , 最终会导致牙齿不齐 , 口腔变小 , 呼吸变差 。而这些 , 本可以通过正常咀嚼来避免 。
《呼吸革命》读后感(三):呼吸革命:带我们重新认识呼吸
你会「呼吸」吗?呼与吸 , 是地球上生物的标配 。无论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 还是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 , 或者是用肺部呼吸的「高等」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 在广义上被我们称之为「呼吸」 。但 , 这么一个与生俱来的功能 , 让我们爱理不理的存在 , 却也让某些人群备受困扰 , 比如美国采访人员、作家詹姆斯·内斯特 。
曾经詹姆斯·内斯特也有过疑问「我为什么需要学习怎样呼吸呢?我都呼吸一辈子了」 。但在受呼吸疾病困扰数年后 , 他觉得有必要针对「呼吸」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探索 , 进而开始寻求呼吸的奥秘 。为此 , 詹姆斯·内斯特参与斯坦福大学耳鼻喉头颅颈外科中心的实验项目、走访了桂冠脑科学研究所、医疗机构、 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牙科诊所、精神病院等地 , 翻阅了几十种著作、访谈和学术论文资料 , 并与多位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呼吸学者沟通 , 向他们了解如何让呼吸改变生活 。这段有趣且极具冒险气息的寻求「呼吸」之旅 , 被詹姆斯·内斯特一 一写在《呼吸革命》书中 。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