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读后感精选( 四 )


这套《我和我的翻译》非常经典,很想读一读其他经典作品翻译家们的翻译理念和作品导读,让我们通过译者桥梁深入到异国文化之中,享受美好的文学带来的享受 。
《瓦尔登湖》导读
《傲慢与偏见》(我爱的蓝精灵)
《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读后感(四):“翻译之美”来自于译者的文化自信 ———《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孙致礼译文自选集》
孙致礼曾说过:“对于具有一定外语功底的译者来说,翻译中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意 。
《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孙致礼译文自选集》,由翻译家孙致礼自选其最富代表性的 8 个译作选段及篇目,多为英美文学名篇,如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劝导》,梭罗的《瓦尔登湖》,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哈代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以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
熟悉孙致礼,是从他的《傲慢与偏见》开始的,大三去旁听文学翻译课,教材就用的孙致礼主编的 。其中,老师重点提到的范例就是《傲慢与偏见》 。一直都特别喜欢这本书,甚至把所能找到的,所有拍过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一一找来看了 。
惊讶于《傲慢与偏见》人物对话的犀利精妙,读英文原著时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只有再读孙致礼版本才会身有体会,读到绝妙处,往往忍不住要击节赞叹 。
翻译绝对是一门艺术 。也因此,我看国外的翻译作品,除了看原著作者,更多的时候还要看看是谁翻译的,不同的翻译版本,风格不同、感触和收获更加不同 。王小波说,翻译他只服《情人》和《青铜骑士》,我想他大概没读过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 。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加上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与《瓦尔登湖》 。
《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孙致礼译文自选集》译者自序中,说到翻译《傲慢与偏见》,孙致礼写道: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on to marry. ( Jane Austen: Prideand Prejudice, Ch.2.V.II)
译文一:我还没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也不愿意嫁给你 。(王科-)
译文二: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在天下的男人中我最不愿意和他结婚的就是你 。(王译本修订版)
拙译: 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就觉得哪怕我一辈子找不到男人,也休想让我嫁给你 。
傲慢的男主角达西第一次向女主角伊丽莎白求婚时,正是伊丽莎自对他偏见最深的时候 。王科一撇开原文的表达方式,推出了“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的译文,不少中国读者可能会拍手称快,甚至称之为,“神来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