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精选(13)


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 。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 。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茶馆》读后感(八):追寻消逝的旧梦:王笛、《茶馆》与成都
“王笛,《茶馆》与成都”,作者摄于鹤鸣茶社,2021年8月19日
作者简介:罗宇翔,成都人,学人Scholar志愿编辑,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
2008年,历史学家王笛所著The Teahouse:Small Business,Everyday Culture 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1900-1950一书在英文世界出版 。两年后,该书中文版《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下文简称《茶馆》)问世 。写作本文的不久前,《茶馆》第二版也正好与读者见面 。[1]十余年间,本书总共重印了13次,一部学术专著能展现出如此旺盛之生命力,且至今依旧丝毫不显颓势,实属少见 。自上大学接触本书以来,我已不记得读过多少遍了 。学问总是在进一步中有进一步的欢喜,身边的书堆换了一摞又一摞,但《茶馆》却始终被摆在桌上被醒目的位置,过不了多久我就要重新翻翻 。可奇怪的是,于我而言再熟悉不过的《茶馆》,却是自己最不愿意论及的一本书 。以往写作书评,我也自觉避开此书,就算提到,也只敢稍作概述 。原因无他,只是总觉得他人之评介已经颇为全面[2],自己尚不能超越,便只好就此作罢 。然而,随着学识渐长,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学术品味与价值关怀都无法绕开《茶馆》 。本书诞生十余年来,已被公认为“以新文化史与微观史取向研究中国史的成功实践”,作为一本微观史著作,《茶馆》可谓很“轻”,然而对我来说,《茶馆》却很“重” 。
一、微观与宏观:小茶碗里的大乾坤
三版《茶馆》
左图:“光膀子堂倌”,摄于观音阁茶馆,时间不详右图:“茶馆里的女服务员”,作者摄于鹤鸣茶社,2021年8月19日
如书名所言,本书的研究对象集中于“茶馆”这一微观世界之中,考察范围大致从1900年到1950年,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 。在中文版序里,作者便开门见山指出,通过《茶馆》,他想要表达的是“国家是怎样逐步深入和干涉人们的日常生活的” 。[3]二十世纪上半叶,“国家政权建设”(state building)作为贯穿清廷、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乃至新中国的一条主线,可谓是最为宏阔的时代命题 。
作者试图论证,国家日益深入民众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民众对国家权力的感知与回应 。更深层次上,以现代化话语为主导的国家文化逐渐渗透地方文化,试图予以改造取缔,然而地方文化却展现出绵绵不断的坚韧性与灵活性,以此对抗国家文化的持续入侵[4],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政权建设”的一大脉络 。而茶馆作为成都最具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小商业经营场所,其中还承载了政治、社会诸层面更为丰富的意涵 。因此微观世界的茶馆,正是我们观察二十世纪上半叶宏观历史变迁的一个绝佳窗口 。全书共11章(引子“早茶”与尾声“寻梦”两节不计入,将在下文详述),除去“导言”与“结论”两章,主体共9章,依次分为“茶馆与社会”、“茶馆与经济”、“茶馆与政治”三个板块,每部分各3章 。不难发现,作者并未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历史分期,而是以社会、经济、政治三个专题为论证主轴,搭建起分析叙事的整体结构 。在他看来,如此安排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使杂乱无章的资料更系统化”,二是“可以就茶馆的某个方面进行比较完全的描述” 。但他同时也指出,在以专题为主轴的论述中,也会“十分注意年代的问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