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精选(15)


第三部分“茶馆与政治”对作为政治活动空间的茶馆加以考察,专门探讨了茶馆中相对稳定的公共秩序与时而有之的暴力事件,二者共同构成茶馆的政治属性 。“讲茶”一章特别再现了人们在茶馆中“吃讲茶”的历史场景,并深入分析了“吃讲茶”背后的文化意涵与行为逻辑 。“吃讲茶”又称“茶馆讲理”,即是产生纠纷冲突的双方邀请一位仲裁人,共同坐在茶馆评理的过程,其中,仲裁人往往由当地颇具声望的乡绅精英担任 。在国家权力尚未完全深入地方社会之时,正是诸如“吃讲茶”一类的民间仲裁,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社会自治的作用 。当然,“吃讲茶”并非总是如此有效,因仲裁者未能公正裁判、偏袒某一方而导致酿成双方激烈对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当“吃讲茶”失去秩序以后,“混乱”一章便将茶馆日常生活中的冲突暴露得一览无余,从口角争执到暴力杀人,茶馆的另一面说明了在井然有序的公共空间背后也暗藏不测风云 。那么这些黑暗面是否就标志着“公共生活的末日”呢?作者认为并非如此 。在他看来,尽管茶馆间或发生恶性事件,但日常生活仍然是以平和安宁作为主旋律,冲突与暴力毕竟还是凤毛麟角 。
跳出场面混乱不堪的暴力事件,最后的“秩序”一章上升到整全性的视角,阐释了茶馆是如何发展为国家、精英与民众纠缠共生的政治大舞台 。其中既有普通老百姓代表的平民政治,也有新式改良者推行的精英政治,亦有政府机构主导的国家政治 。普通民众在此谈天说地,地方精英在此改良风俗,国家政权在此力求控制——三者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反复博弈、来回拉锯,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文化谱系 。
可以说,本书以社会、经济与政治为经纬,编织起一张有关茶馆的文化之网 。凭借丰富的史料与细腻的笔触,作者在很大程度上精准捕捉到了茶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其后不乏有论者说到,“通过其对成都茶馆所做的近乎全景式的细致考察……王笛无疑将茶馆研究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6]的确,在这个意义上《茶馆》就好比一本百科全书,带读者走进二十世纪上半叶成都茶馆的微观世界 。
二、国家与地方:互动抑或对立?
“毛主席与老虎灶”,作者摄于观音阁茶馆,2021年7月8日
尽管《茶馆》被誉为“以新文化史与微观史取向研究中国史的成功实践”,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新文化史与微观史取向的背后,有着一条贯穿全书的论证主线:国家权力与地方文化(这也正是本书结论一章的标题)的交错互动 。如作者所言,他希望通过本书“探索国家在公共空间的政治话语是怎样建立起来的”[7],因此,本书也可视作政治史的另一种书写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