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精选( 七 )


北方人与茶
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对茶馆这个场所其实是没有太多概念的 。相较于茶馆,天津在早些年间是有路边的茶摊或茶铺的 。这些商家没有正式店面,都是在路边或树荫下,支上几张矮桌子,放上几个板凳,用海碗或搪瓷茶缸盛上一大碗茶水等待着主顾的到来 。摊铺上使用的都是廉价的花茶 。来这里喝茶主顾多以露天作业的体力劳动者为主,与成都的茶客不同,解渴才是他们来喝茶的第一目的 。至于价钱,2分钱就能喝上一大碗,确实是价廉物美的第一选择 。
大碗茶
北方人还有一个常规的喝茶场所其实是澡堂 。去大众浴室泡澡是北方男人最爱的休闲活动之一,其在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等功能性上并不逊于南方的茶馆 。八十年代的大众浴室,是给洗澡的客人提供床的,同时还供应茶水、瓜子和青萝卜 。人们洗完澡通常不会马上离开,都是喝茶聊天,甚至还有人会趁着泡的舒服了睡上一大觉 。
在北京,戏院在17-18世纪便产生了,北京的茶馆多是从演戏的戏院发展而来,刚好与戏院从茶馆产生的成都相反 。北方人一般喝白开水,许多地方,比如天津,居民都是在“老虎灶”买开水回家泡茶,并非呆在茶馆里 。
南方人与茶
南方人与茶,与北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茶馆在南方就发达的多 。广东一般称茶楼,与四川的平民化茶馆不同,这些茶楼可以高达四五层,楼越高则价越贵,茶客多是趾高气昂的富商喝士绅 。在扬州,茶馆喝公共澡堂经常合二为一,一般早上卖茶,下午成为澡堂 。南京的茶馆比成都少得多,顾客一般只在早晨出现,茶客多为中下阶层 。而成都茶馆的规模和数量、茶客的众多以及对社会各阶层的包容性堪称各地之最 。
成都的茶馆
民间有句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今日世界饮茶之习源于四川,远可追溯到西周,秦统一中国后,方传到其他地区 。从有限的文献可知,至少唐代便有所谓“茶室”,即喝茶的公共场所 。在北宋首都汴京和南宋首都临安,有不少“茶坊”,提供了同行同业聚会及妓女活动的场所 。明代也有不少茶坊的记录尤其是在南京、杭州、扬州等南方城市 。成都亦有很长的茶馆历史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概念的茶馆在成都并不普遍,正如晚清曾任知县的周询所写“茶社无街无之,然俱当街设桌,每桌四方各置板凳一,无雅座,无楼房,且无倚凳,故官绅中无人饮者 。”茶馆是现代用语,民国之前最常用的说法是茶铺 。在中国,成都以茶馆最多,茶客最众并在茶馆中消耗的时间最长而名声在外 。当代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何满子回忆道:“茶馆之盛,少时以为当属江南为最;稍长,到了一次扬州,才知道更盛于江南;及至成都,始叹天下茶馆之盛,其在西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