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如何写?( 十 )


第三十六封信《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和蔼可亲和严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风格,怎样把握它们之间的“度”的问题?
————策略:做“民主型”幼儿教师
应该如何来把握这个“度”呢 。当时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有点小疑惑,对于这两点如何兼顾呢?刚开始工作,看到一群可爱的宝贝们,心里就想我要成为和蔼可亲的好老师,成为他们的亲密好朋友 。当有小朋友玩好玩具却没有收拾好的时候,我会提醒他:“宝贝,要把玩具送回家呀 。”可过了会,我发现他跑去别的地方做其他事情 。这时我会想宝贝还小呢,我先帮他来整理吧 。过了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好像根本“不怕”我了,这时,我觉得自己是否应该“严肃”些,但我又在思考如果这样的话,那我算不算是和蔼可亲的老师呢?
正当我为此犯愁的时候,吴老师的这封信让我豁然开朗,找到了答案 。可以做一个既和蔼可亲又严肃的“民主型”幼儿教师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在上面描绘出一幅灿烂的图画是我们的职责 。首先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因此在对待孩子,和孩子交往中教师应该“和蔼可亲”的 。即教师的态度必需和蔼可亲,只有亲切的老师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乐园,孩子们才能信任我们 。其次严格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教师的,然后才指向幼儿 。教师首先要在自身的专业修养和追求上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能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和常规也提出严格的要求 。虽然找到了答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让我觉得做起来有些难 。比如中午睡觉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入睡了,可凌凌还在床上不时地抬起头四处看看 。和他讲道理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我就用温柔的目光盯着他,他看到我在看他,立马把头钻进被窝了,但他的眼睛不停地转,我知道他心里的小算盘:只要我一走开,他又要把头抬起来了 。于是,我仍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他不时地用眼睛看我一眼,我就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凌凌坚持了一会儿,无奈地放弃了,悄悄地闭上眼 。很快,我就听见了他的呼噜声 。由此,我觉得做到这一点,根本是要有一颗爱心,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态度和蔼,要求严格的老师 。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十分佩服吴老师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善于倾听与理解儿童;具有敏锐的专业的眼光,仔细观察与及时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通过环境的创设,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这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既有精深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值得我用心去学习与效仿的 。她的每一封信都蕴涵着真正的教育教学价值,也是我们幼儿教师值得去借鉴和反思的 。吴老师说:反思的力度与反思的形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反思是否能够对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孩子像太阳,每天把光明带给我们;孩子像星星般闪耀,颗颗都放射出它特有的光芒;孩子像花儿朵朵,只要得到足够的时间、关爱与耐心,他们就会绽放;孩子像湿的水泥,千万当心你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无法磨灭的印记??”孩子就是这样的,需要成人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干涉;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制止;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责备,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成为社会的栋梁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要去发现问题,去反思问题,去记录下孩子们的每一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