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如何写?( 九 )


在《允许孩子们在行为的反复中学习与成长》中我获得了好的建议 。首先要了解幼儿的一些心理与行为特点,试着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来解决问题 。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以及他们认知的特点是记忆容量小、信息加工效率低、回忆速度慢,而且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概念的能力差,所以教师在教导孩子时,讲话要简洁、明了,注意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复强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孩子反复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不妨自我反省一下,先看看自己的教导方法是否合适 。有时候,只要改变一下方法,效果可能好得多 。在后来教育阿哲的日子里,我根据书上的建议改变了教育策略 。当他出现行为问题时,我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反复提醒他 。除此之外,我还会采用一些积极的教育方法,当他把玩具摊在地上,我会和他一起动手把玩具捡起来;当他有进步的时候,我会对他进行鼓励,表扬他的进步 。在我们的努力下,阿哲渐渐地不再把玩具随意地摊在地上了 。天底下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是在不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中学习和成长的,所以这需要教师的容忍和耐心,从而激励幼儿努力上进 。
第三十一封信《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班上有个别孩子经常会打其他小朋友,对于这类攻击性强的幼儿该如何对待?
————策略:提供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我们班的豪豪特别活泼调皮,而且攻击性很强,喜欢抢别人东西,所以打架事件会屡屡发生 。当我看到他打其他小朋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豪豪拉到一边,对他教育一番,跟他说一些打人不对的道理,并要求豪豪跟被他打的幼儿说“对不起” 。但这样的事经常发生,经过反思我觉得,豪豪可能是迫于老师的压力,才和人家道歉,他心里是不是能接受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呢?他是否真得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对于这类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该怎么教育呢?
吴放老师在第31封信中讲到了“应该如何对待攻击性强、合作能力差的幼儿”的问题 。她在信中强调教师要明确“问题行为”并不是幼儿有意识地做出来的 。同时还强调对于那些个性强、易冲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孩子,教师的责任是为他们创造机会,培养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教师不要去改变孩子的个性 。如何培养这类幼儿的自控能力呢?可以先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然后教幼儿一些控制自己行为的方法,并且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哪些方法在哪些情境中有效,并教他通过行为后果而作出最佳行为选择 。最后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强化孩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同时,对于这类所谓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吴放老师觉得也应该找出他们身上的亮点,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豪豪虽然调皮,但有时候很关心老师 。当他看到我的腿撞到桌子上了,会主动跑来给我揉揉腿 。我夸奖了他,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他整一天的表现都非常好,简直让我们惊喜,无意中的赞许竟换来了如此神奇的效果,看来,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关注这些调皮的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他们机会表现自己,让他们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