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十讲读后感摘抄( 二 )


喜欢《离骚》的人,一定很喜欢屈原,很仰慕这位先贤 。浪漫而又高洁,真实存在过又让人唏嘘感叹他的机遇,以及对他投江的深深纪念 。读《楚辞》很难不让人想起屈原,通过《楚辞十讲》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屈原,铭记他的事迹 。
《楚辞十讲》读后感(二):古典文化之美:为什么楚辞给人感觉很浪漫?
楚国,似乎一直都是一个传奇的存在,那里曾有像屈原一样的大诗人,也有像项羽一样的霸王 。
还有像芈月一样的女人,为秦国的天下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
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楚辞也有着别样的韵味 。
也许很多人听到《楚辞》,会有模糊的感觉,其实我们在上学期间便接触到《楚辞》了,因为屈原所创作的《离骚》为代表的诗歌,便是中国文学史早期先秦时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的核心 。
在《楚辞十讲》中,作者徐志啸这样介绍楚辞: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崛起于战国时代,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诗歌,它承继了《诗经》余绪,融合了先秦时代南方楚地文化特色,独创一体,别具一格,以其浪漫奇谲之形态,在中国诗歌史上闪耀着不巧的光辉,泽被了后世百代诗坛和文坛 。”
那么《楚辞》的美有哪些呢?
身为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古代文学双专业博士生导师的徐志啸介绍了楚辞的三种美:
1、自然美
《楚辞十讲》中说:
“屈原时代,文学家们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尚未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即并非为摹山水而状山水,而只是将山水作为作品中的一种‘媒介’,一种陪衬或辅助手段,以通过‘比兴’,达到抒情感怀的目的 。”
比如同样写花花草草,作者像体现出修养美德的时候,便会写道“芳菲菲其弥章”;但要体现作者上下求索的精神,便会来一句“何所独无芳草兮” 。
好像对芳草说,你何必还留在这园子里?哪里还不能施展你的才华了?
当然,也有很多单纯描画山水的语句,这些句子没有多余的情感,只是为了单纯地表达美感 。
比如《九歌》中便有这样一句:“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 。”
两句词,便把季节、环境、秋风落叶的氛围写了出来 。
很多《楚辞》中,几乎通篇都写山水景物,有的是为了把读者带到景色中,去感受自然的美,有的则是表达自己的复杂的情感 。
2、悲剧美
说到《楚辞》中的悲剧美,就不得不说屈原了 。
他一生的经历和遭遇,可以说是悲剧的代表了 。而他所做的《离骚》,更是无处不体现悲剧 。
就如《楚辞十讲》中所言:
“屈原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悲剧之父‘——不仅由于其自身的遭遇,更由于其杰出的、无与伦比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