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十讲读后感摘抄( 三 )


其实屈原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他可以走出楚国,去施展他的才华,但屈原并没有这样做,他宁可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诫君主,让君主醒悟过来 。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屈原和项羽真的很相似,虽然都有生的机会,但宁可用“死”来表明自己的精神所在 。
也正因为此,屈原才能成为屈原,项羽才能成为项羽 。
也正因为此,后人才得以“欣赏到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美” 。
3、形式美
《楚辞》的形式美,是古往今来诸多名家所认同的,如“其文辞雅丽,为词赋之宗”、“英辞润金石”、“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
《楚辞》不管是在接受上,还是在语言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
和之前的诗歌比,《楚辞》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篇幅宏大,句式参差,结构复杂,形式多变 。”
其中篇幅宏大,可以说是大家都深有体会了,总之是很难背诵全文的了 。
同现在的小说相比,篇幅大,自然便是内容多,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方式上也多变一些 。
句式的长短不一,也给作者更多创作空间,读者读起来也更显得自在随意 。
这都是之前的诗歌所不具有的 。
但它又取之前诗歌之所长,比如很多从《诗经》中演化出来的词语,便又沿用到了楚辞中 。比如《郑风.出其东门》中云:“有女如云 。”《九歌.湘夫人》便言:“灵之来兮如云 。”
《秦风.车序》中曰:“有车辚辚 。”《九歌.大司命》中便讲:“乘龙兮箕之 。”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楚辞》亦是《诗经》的延伸和变迁 。
这样的《楚辞》,真的很令人惊喜 。
《楚辞十讲》读后感(三):楚辞里的家国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每到端午节,人们总会想起屈原 。谈起屈原,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 。到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插艾叶,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同时驱邪避凶 。
谈到屈原,我们很容易想到他的代表作《离骚》 。《离骚》以恢弘的气势,惊人的想象和为国为民不怕九死一生的胸怀,向世人展示了一位哲学诗人的胸怀和智慧,执着追求理想 。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逐渐将周朝瓜分殆尽,为了扩大疆土,谋求发展,各诸侯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 。这也是一个各家学说百花争鸣的时代,各自为了追求和理想纵横捭阖,纷纷寻找理念兼容的君主 。这时候的文人谋士他们在各国游走,在与君主的双向选择中自主择业,很少为某一个诸侯国所困住,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
比如说被称为战国时期“人才的摇篮”的魏国 。为战国各诸侯国提供了大量的杰出人才,比如吴起,孙膑,公孙衍等,他们同属魏国人,但是在魏国并不受重用,而被其他国家挖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