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斋兰亭考》读后感1000字( 四 )
其实《柳斋兰亭考》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在已无真迹的今天要考证《兰亭序》真假有无,祁先生认为放在书法本身很难有什么结果,而前人往往拘泥与此,忽视作为文献和文本的《兰亭序》 。诚如祁先生所说“最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就是方法论” 。正因为祁先生的这个想法,所以这本《柳斋兰亭考》成了“艺术史——事实与视角”系列里图片最少的一本——可惜了这么好的彩色印刷 。但不得不说,祁先生在考据上花了大功夫,梳理文献的功夫也很到位 。提醒一下,阅读这本书一定要读注释,信息量十分庞大,是祁先生用工所在 。
但老实说读完这本书,并没有正本清源的感觉,我想作者也知道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不同材料的使用,乃至同样的材料的不同角度和解读都会导向的天差地别的结果 。比如在“《兰亭序》为何未被《文选》收录”一文中指出王羲之的文学才华、人品、书法都可能一般的说法,当然这样的推论建筑在部分材料上 。但很难说证据确凿无懈可击 。比如很重视读书的颜推之在《颜氏家训》中提到“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唯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侧面说王羲之文章应该不差 。在书法方面,颜之推也说“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诸书,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 。萧晚节所变,乃右军年少时法也 。”据这位见过王羲之真迹的大佬的意见,王羲之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书写风格的开拓和影响,而不是写得最好 。
而对王羲之人品方面历史上正面评价也不少,不能以偏概全,特别不能用萧绎“才既不足,以为高物,而长其狠傲,隐不违亲,贞不绝俗,生不能养,死方肥遁 。”的评价以偏概全,一来,萧绎作为统治者的视角也必须考虑 。二来,萧绎的观点并不见得能代表萧统和萧衍 。反过来,倘若萧绎的评价是对的,那么有这样性格的王羲之用“揽”代替“览”也就没有什么奇怪 。颜推之也说过“王羲之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非也 。”后来认为不应该的,王羲之当时就这样用了 。
当然,正如祁先生所言,他做的是抛砖引玉的工作,有赖于学界的关注和学术争辩 。而且是“历史、哲学、思想、文学、美学、书法艺术、书写技法、碑帖考证及石刻印刷史等多方领域......相辅相成的联动关系”这种不断对《兰亭序》边缘的开拓,不正是该文本的魅力吗 。就如外公去的“真迹”虽然没有了,但他的笔画渗入在我的字里,那么王羲之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研究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但是真伪之辩,还是审察文化和历史的嬗变 。
历史总是相似和相关联的,联想起我外公的一生,他是旧时代过来知识分子,读过私塾也上过学堂,避过战火逃过难,挨过批斗下放过五七干校劳动......说起来那代人的经历不正如汉末魏晋南北朝一段吗,百年的动荡,人民如草芥,不同文化之间猛烈地冲突 。当梁元帝萧绎一把火烧书的时候,既是一次对文化的浩劫,更是一次有时代象征性的反文化运动和表演 。这种表演后世多矣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