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斋兰亭考》读后感1000字( 五 )


《柳斋兰亭考》读后感(四):文献学视野下的兰亭研究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王羲之千百年来王羲之(303-361)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真迹虽已无从考证,然摹本颇多,现在流传较为著名的有欧阳询的《定武本》,以及清乾隆帝所搜集的《兰亭八柱贴》,其中包含有冯承素摹《兰亭序贴》(因贴的卷首有唐“神龙”半印,又称神龙本) 。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不乏对《兰亭序》祖本与传本的研究,著录极多 。见诸早期文献的有唐代的《法书要录》,其中何延之的《兰亭记》以其所述故事跌宕离奇,影响最甚 。宋代对《兰亭序》开始有较为严谨的考证研究,著名的有桑世昌的《兰亭考》和俞松的《兰亭续考》 。及至元明两代,陶宗仪的《兰亭诸刻考》、胡若思的《兰亭诸本考》等以著录与考订多种《兰亭序》异同为代表著作 。清代则有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禊贴》、翁方钢的《苏米斋兰亭考》、高增的《兰亭志》等,对后人的研究颇有影响 。
清末学者李文田因跋《定武兰亭》拓本而提出质疑,1965年由郭沫若借新出土的东晋王、谢墓志书迹“证明”《兰亭序》并非王羲之原作,并引起了关于《兰亭序》真伪的大范围讨论,即著名的“兰亭论辩”,旋即高二适、章士钊等人的参与,将对《兰亭序》的研究推向高潮 。1981年于浙江绍兴举办的全国首届书学讨论会“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上,共有39篇论文参与会议交流,多篇就《兰亭序》进行研究并于会后集结成册 。此外,1999年于苏州召开的“《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有史以来海内外学者共聚中国大陆首次对《兰亭序》进行专题研讨的盛会,国内外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兰亭序》及其有关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影响极为深远 。
围绕《兰亭序》所产生的研究,不仅包括对兰亭及兰亭相关人物的研究,《兰亭序》真伪与版本流变的研究,更是包括对《兰亭序》相关联与衍生出的其他方面的研究,诸如与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等,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囊括多种研究视角 。
本书《柳斋兰亭考》是学者祁小春在对其已发表文章的整理基础上,加以修订补充整理集结而成,对于《兰亭序》的研究多有突破,将《兰亭序》作为一件历史文献而不仅仅是一件书法作品来考察,提出重点关注研究的方法论,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兰亭序》予以彻底验证 。
祁小春《柳斋兰亭考》
《柳斋兰亭考》主要分为:验证《兰亭序》的记述文献与文本文献;《兰亭序》的“揽”字与六朝士族的避讳;《兰亭序》为何未被《文选》收录;《兰亭序》能不能“悲”;关于“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踪迹及其相关问题以及《兰亭序》杂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