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辩证法》读后感精选( 四 )


首先 , 现实中与主体的纯粹理性错位甚至绝缘的现代社会则在经由理性立法的自由的基础上组织起来 。“对自由进行透彻论证是资产阶级未明说的使命” , [^8]而康德所论证的这种“自由”显然是畸形的 。因为康德将自由放置在主体理性当中 , 在主体的理性选择中彰显先验法则来体现自由 。这种先验法则和被设定了纯粹理性的主体一样是抽象的 , 主体则在分裂中失去了在经验中构思先验法则的能力 , 或者说这种先验法则能涵盖的经验内容少之又少 。这些无法涵盖的内容 , 以及无法剔除所有的经验内容成为纯粹理性的主体 , 在选择中则充满了偶然性 。那么对主体来说 , 判定自己的自由只有依据一个外在于自身且自身无法达到的标准 , 自律的自由最终被他律的法则所支配 。当一个主体无法根据经验判断自由时 , 内省“在与超验的东西的关系中构思这两者:自由作为忍受社会强制之苦的有争议的反面形象 , 不自由作为忍受社会强制之苦的平面形象”[^9] , 无论是主体认为自己自由或是不自由 , 社会已经是结构在自由概念之上并且将之实体化了的 。
更进一步地 , 康德将道德哲学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 。如果说主体的抽象设定和分裂在论证中只涉及对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回答 , 尽管对阿多诺来说这种问法已成问题 , 但是当康德将自由意志当做道德哲学的保证和基石时 , 它则更加彻底地加深了对主体实践领域的危害 。“康德并不羞于这种努力 , 即通过对人格更大的内在价值之期待而使自由命题成为主题;反过来 , 这个主题又通过道德法则的客观性得到论证 。可是 , 只有在这个期待的基础上 , 意识才能上升为道德法则的客观性 。”[^10]于是一方面是理论上出自主体的规定 , 是在道德与纯粹理性名义下的律令 。另一方面则是 , 律令与主体之间的断裂 , 以及主体与现实生活中质的内容的断裂 。这种断裂带来的是抽象律令对主体更加彻底的宰制 。因为此时的律令已确定无疑地来自主体自身 , 在自律原则下等级社会的完全他律的统治已不可能实现 。在尊崇个体理性的学说中 , 一方面是“个体化原则 , 即在个体中理性的普遍性与之紧密联系的特殊化法则 , 隔断了从趋向上反对特殊化又包围着特殊化的理性的普遍性之关联 , 并由此导致对主体的自足性之谄媚信任” , 另一方面 , 现在实现的统治是理性统一性的统治 。所以在这里 , 阿多诺屡屡将康德与意识形态相提并论 。“一个应该引导意志的善的观念 , 若不充分吸纳具体的理性规定性 , 那它就无意地屈从于物化意识、屈从于社会所认可的东西 。”[^11]社会暴力改头换面在主体内部得到了加剧 , 它在将主体从决定论的漩涡中解放出来的时候 , 又剥夺了主体在现实中做出决定的尊严 , 因为理性法则仍然在经验以外的目的上反过来规定着欲求的走向 。与外在的统治不同的是 , 此种统治是内化的统治 , 是经由主体认可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