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梦读后感摘抄( 二 )


《战时梦》读后感(二):成长史与抗争史
翻开书页刚读了个开头,心里就像被拴了一根绳子,越往后读,绳子绷得越紧,临到这本书读完,一根绳子就紧紧地绷在心里了 。书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三部曲之一《战时梦》,描写了作者童年至上高中前在肯尼亚故乡生活的故事 。
这是一部非洲儿童的成长史,也是一部具有东非风情的作品,更是一部殖民时代原住居民反抗殖民统治的作品 。这部作品描写的故事发生地,就是作家的家乡——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就位于此,纵贯于这个国家的南北 。这个国家为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和畜牧业发达,在250万年前,就曾有人类先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到了二十世纪上叶,肯尼亚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恩古吉?瓦?提安哥童年、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英属殖民时代 。
这部作品从作者记事开始写起,直到他被全国最好的高中录取结束 。在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童年的懵懂与欢乐;描写了家人尤其是母亲带给他的爱;描写了战争给家族及其本人带来的屈辱和心理阴影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副五彩斑斓的东非风情画,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奇特的风俗习惯,有久唱不衰的歌谣,甚至还有极富想象力的民间故事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肯尼亚民族英雄们对殖民统治者的抗争,这中间有文化教育方面的软抗争,也有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生与死的较量 。
这是一部主人公的屈辱与奋斗史 。在这本书中,屈辱如影相随,伴随主人公长大 。这屈辱,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的贫困,更在于殖民统治者的欺凌 。比如主人公在等待高中通知书期间,无端受到殖民统治者的询问,在那一刻,主人公内心极度惧怕,他的命运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叶帆船,随时会被罪恶的风浪吹翻 。在接受询问时,主人公遭到凌辱和毒打,幸运的是,他最终逃脱了 。比如主人公因为贫穷,在频繁转学,同时还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等等 。但是,他也是不屈服的,他一直在进行奋斗,在与命运进行着抗争 。首先他与贫穷进行抗争,如年幼的主人公试图通过打工、做小生意来挣学费,维持自己的学业;如在母亲“你尽力了吗?”的追问中,主人公丝毫不敢懈怠,没有煤油灯就依靠做饭烧柴的火光来进行学习;如为了能够多掌握知识,主人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读书学习等等,最终不负母亲的期盼,终于考上了国家重点高中 。
这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画 。在作品中,既有美丽的非洲风光描写,又有迤逦的民族风情再现 。如作者在描写非洲割礼习俗的时候,主人公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描写了整个割礼过程;比如作者描写了非洲一夫多妻制度以及在此制度下母亲的悲惨身世,令人同情;比如作者描写的黑夜围火讲故事的描写,让人充满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