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人读后感精选( 二 )


《织梦人》读后感(二):我是黑人,有错吗?!
“我是黑人,有错吗?!”这是我看完肯尼亚著名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自传三部曲之三《织梦人》之后感觉最强烈的一句话 。
在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体三部曲作品中(另外两部是《战时梦》和《中学史》),屈辱与抗争始终是作品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作者生活经历的主旋律之一 。甚至就是在作者记忆最美好和最快乐的童年时代,都充满了屈辱与恐惧,无助与抗争 。
这部作品从作者进入麦克雷雷大学求学开始写起 。当时,肯尼亚还是英国殖民地;当作者毕业的时候,肯尼亚已经独立,作者也经过自己的奋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部书中,作者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没有歧视、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但是对于作者而言,竟是这样的难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作品第七章作者对自己黑人身份三次认同的回忆,看起来是那样的心酸、那样无奈,尤其是在东非农业研究所那段关于“卫生间”的较量和作者在领取螺丝钉时的遭遇,将作者所受的屈辱体现得淋漓尽致 。是的,谁规定卫生间为白人所独有?谁规定白人就可以无缘无故对黑人指责咆哮?凭什么白人就有这种特权,难道仅仅因为肤色原因吗?不是,这是因为殖民者的特权;这是因为作者背后没有强大的祖国 。通过作者的遭遇,我们也在反思曾经走过的路 。我们庆幸,多亏我们的先辈的顽强抗争和无畏牺牲,才让我们扬起头挺立起脊梁,所以,在看提安哥的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我们的先辈充满了敬意 。
在作者的三次屈辱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倔强,同时也看出作者在不断地思索,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民族独立贡献力量 。最终作者得出结论:黑人掌权是应对白人权力唯一的答案 。唯有如此,双方才能平等地对话 。于是作者就通过自己的方式,开始抗争与反击 。当然,作者没有去参加独立战争,而是用他独特的方式进行反击,这种方式就是对通过手中的笔,去唤醒肯尼亚的民众;也正因为他手中的笔,促使了一位作家的诞生 。
作者编写校园独幕剧,为报纸撰写评论,他在作品中控诉白人殖民者所犯的累累罪行,虽然作品屡次遭禁,作者也无所不惧 。他在不断寻找合适的工具 。戏剧遭禁,那就写评论;评论通不过,那就写小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于是作者从一个求学青年,到获得《国家日报》工作,再到小说研讨会的召开,作者走向成功 。
回望来时路,虽然充满坎坷,但作者毕竟走过来了,他的梦想终于成真 。
再次翻阅这部作品,回味这部作品,能够深切感觉到书中无处不在的抗争与奋斗,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他脚下的那片土地,对于自己国家的那份深情 。是的,那是他的祖国,那里有他的家园,同时还有自己的亲人 。所以他义无反顾,于是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七十年前,眼前浮现出我们祖辈们为了独立自主而流血牺牲、努力奋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