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传读后感精选( 九 )


造就他成为神话的 , 不只有他自己——乌尔里希指出——大概从上世纪开始到这个世纪 , 都有不同学科对瓦格纳进行不同的解读 , 给出不同的观点 , 但这些“仅仅部分与瓦格纳的价值餐数相契合”“不通过曲解就无法解释这些不兼容” , 显然 , 乌尔里希认为世人对瓦格纳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曲解 。
重估瓦格纳 , 是乌尔里希写这本《瓦格纳传》的核心 。
还是要从瓦格纳出生前后开始说起 。乌尔里希不打算像普通的传记那般流水账式的记录瓦格纳的一切 , 当然 , 必要的社会背景要交代一下 。不过在这一部分 , 乌尔里希试图强调 , 瓦格纳后来对自己两位父亲的处理 , 已经很好体现了 , 瓦格纳的音乐创作从他出生前后就受到影响 , 影响来自两位父亲 。但事情并不简单 。瓦格纳表现的是两位父亲是他精神的源泉 , 他甚至把二人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这后果很严重 , 因为这个符号 , “引发了持续几十年的关于他的父亲究竟是谁的争论” 。
乌尔里希认为 , 这种争论以及世人积极寻找瓦格纳生父与瓦格纳密切联系的证据 , 都是基于传统的血统观 。而实际上 , 生父瓦格纳的早逝 , 与继父引领瓦格纳进入艺术世界的事实 , 恰恰证明了血统并非主导一切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字里行间 , 似乎还能感受到乌尔里希的某种“窃喜” , 如果不是生父早逝 , 可能不会有今天的瓦格纳 。
不过这一点也有待斟酌 。毕竟继父盖尔在瓦格纳7岁之时过劳而逝 , 真正带瓦格纳入门的是他的叔叔阿道夫 。如果说瓦格纳11岁才开始学习音乐 , 15岁(一般认为是14岁 , 本传记写的是15岁 , 此处以本书为主)写下一部长达五幕的大悲剧《罗伊巴尔德与阿德莱德》(又名《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 , 这些经历都与阿道夫有更密切的关系 。
如果乌尔里希写这本《瓦格纳传》时 , 瓦格纳仍健在 , 不知道瓦格纳对这本传记有何看法 。并不是说乌尔里希在这本书中对瓦格纳有什么污蔑或诋毁 , 而是乌尔里希认为瓦格纳是一位懂得为自己辩护 , 为自己有意识建立公开的自我形象并且针对敌人而为自己立传的人 , 如此善用舆论的瓦格纳 , 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 是好是坏 , 是认可还是否定 , 不得而知 。不过 , 在当时 , 瓦格纳用这种方式捍卫自己的名誉 , 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 当然 , 他的成就还是有赖于他杰出的歌剧创作 。瓦格纳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唐豪瑟》 , 被称之为“这个时代最美、最好的旋律” 。